中医中药网
首页 --> 神经精神疾病 --> 面肌痉挛 --> 面肌痉挛方

面肌痉挛方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以一侧面肌的抽搐样收缩为特点。以中年妇女为多。病因未明,可能为面神经的异位兴奋或伪突触传导引起。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以一侧面肌的抽搐样收缩为特点。以中年妇女为多。病因未明,可能为面神经的异位兴奋或伪突触传导引起。近年来国内外都有报道,颅后窝探查发现大部分病人面神经进入脑干处被微血管袢所压迫,减压术后可痊愈,提示与三叉神经痛有类似的发病基础。少数病人可由小脑桥脑角肿瘤或椎动脉瘤所引起。

    起病常从眼轮匝肌的轻微颤搐开始,逐渐向下半部面肌扩展,尤以口角抽搐较多。严重者整个面肌可发生痉挛,并可伴轻度无力和肌萎缩。精神紧张、疲劳,自主运动时加剧,睡眠时消失。面肌痉挛不伴疼痛,面肌随意性收缩,在非面肌痉挛时一般不受影响。

    西医治疗可试用卡马西平,重症可试用50%酒精1ml行皮下面神经分支阻滞,或茎乳孔处面神经干注射0.3~0.4ml阻滞。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于患侧面肌,干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引起注射部位骨骼肌一过性无力;可使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近有人试用颅后窝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亦取得较好效果。但诸疗法在制止痉挛同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面肌瘫痪。

    本病中医学认为系肝风内动或血虚生风,上犯清空,扰乱面部经脉,气血流行失常所致。就其临床特点而言,恰与面瘫相反。治瘫需振奋其气机,而治痉挛则应以熄风镇静为主。故治疗应从平肝熄风,滋肾养血,豁痰止痉,解热除湿等方面考虑。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解痉汤

    党参黄芪、鸡血藤、酸枣仁、柏子仁各15g,白术鸡内金砂仁当归白芍、五味子、木香、山药、茯神各9g,甘草6g,朱砂琥珀各1.5g(均冲服)。伴有头痛加白芷、蔓荆子;耳鸣者加蝉蜕;恶心呕吐加竹茹、半夏;头晕加天麻。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益气养血,安神止痉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面肌抽搐41例,年龄20~68岁,病程1个月~16年。结果痊愈1例,好转28例,无效2例。

    2.建瓴汤

    山药、淮牛膝各30g,代赭石24g,生地黄、生龙骨、生牡蛎各18g,白芍、柏子仁各12g。血压偏高、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者加天麻、钩藤石决明;兼见外风症状者合牵正散加减;兼见血虚者加首乌、阿胶等补血之品;兼见头晕、耳鸣等阴虚症状者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每日1剂,用铁锈水煎2遍,分2次口服。

    本方有滋养肝肾,平肝熄风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面肌痉挛34例,均为一侧发病,其病程最长者6年,最短者3周。经治疗后痊愈28例,好转4例,无效2例。

    3.愈痉汤

    熟地、白芍、牡蛎各30g,当归、炙甘草各15g,蝉蜕10g,全蝎蜈蚣各3g。每日1剂,水煎取汁350~400ml,分早晚2次温服,7天为1个疗程,两疗程问休息1~2天。.治疗期间不用对该病有治疗作用的西药,但对并存的高血压病、冠心病等给予必要的西药治疗。

    本方有养血通络,熄风止痉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面肌抽搐32例,其中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2年半。结果痊愈19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治疗最短者1个疗程,最长者8个疗程,平均2.8个疗程。

    4.平肝活血汤

    当归、川芎、黄芪各20g,全蝎、僵蚕、制南星、天麻、钩藤各15g,柴胡、细辛、甘草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

    同时运用电针疗法:主穴取地仓透颊车、下关透巨髎、四白透迎香,配用合谷、足三里、阳白、翳风、太阳、听宫等。每次选2个透穴4个单穴,交替运用。接电针治疗仪,输出强度以强刺激和慢频率为原则,使面部肌肉出现抽动且以患者能耐受为限度。每日1次,每次30分钟,10次为1

|<< << < 1 2 3 4 > >> >>|

面肌痉挛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面肌痉挛  滋肾养血  豁痰止痉 免费索取面肌痉挛资料

上一篇:面肌痉挛治疗误区        下一篇:

>> 返回首页

>> 更多专家请点击免费预约中医专家(轻松预约到专家)

图片文章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意见反馈 | 申请合作 | 广告服务 | 汇款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声明 | 求医问药 | 中医家园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3-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