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肾虚肾虚的常见病证正文

肾虚易导致水肿

水肿,是指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水肿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与肺、脾、肾、三焦各脏腑密切相关。依据症状表现不同而分为阳水、阴水两类,常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肺心病、肝硬化、营养障碍及内分泌失调等疾病。

中医经典文献《素问·水热穴论》日:“故肺为喘呼,肾为水肿,肺为逆不得卧,分为相输,俱受者水气之所留也。”古代又称水、水气、水病。《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等数种。亦以五脏分类,分心水、肺水、肝水、脾水、肾水等。后世又分为阳水、阴水两类。《丹溪心法·水肿》日:“若遍身肿,烦渴,小便赤涩,大便闭,此属阳水,先以五皮散或四磨饮,添磨生枳壳,重则疏凿饮。若遍身肿,不烦渴,大便溏,小便少不涩赤,此属阴水,宜实脾饮或木香流气饮。”水肿与脾、肺、肾三脏关系密切。《景岳全书·水肿论治》日:“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故传人脾而肤肉浮肿,传人肺,则气息喘急。”《金匮要略》论水肿的治疗原则为:“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其汗。”实证多为外邪侵袭、气化失常所致,治宜祛邪为主,用疏风、宣肺、利湿、逐水等法。虚证多为脾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所致,治宜扶正为主,用温肾、健脾、益气、通阳等法。

病因病机

水肿的病因有内外二因。外因有风邪外袭,疮毒浸淫,水湿浸渍,而致肺失通调,脾气受阻;内因有饥饱劳倦,伤及脾胃,或久病房劳,伤及肾元,导致牌失传输,肾失开合,而成水肿。

1、风邪外袭,内舍于肺,肺失宣降,水道不通,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肌肤因痈疡疮毒,未能清解消退,疮毒内归脾、肺,导致水液代谢受阻,溢于肌肤;水湿之气内侵,或平素饮食不节,多食生冷,均可

使牌为湿困,失其健运,水湿不运而泛于肌肤;湿热久羁,或湿郁化热,中焦脾胃失其升清降浊之能,三焦为之壅遏,水道不通,而成水肿。

2、饮食不节,劳倦太过,脾气亏虚,运化失司,水湿停聚不行而横溢肌肤;房劳过度,肾精亏耗,肾气内伐,不能化气行水,而致膀胱气化失司,开合不利,水液内停,形成水肿。

证候表现

1、肾气阴两虚证

主要表现: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满,纳减便溏,面色萎黄,手足心热,神倦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细数。

2、肾阳虚衰证

主要表现: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心悸,气促,腰部冷痛酸重,尿量减少或增多,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灰滞或灰白,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治疗方法

一、辨证治疗

1、肾气阴两虚证

治法:滋阴补肾,益气利湿。

方药:知柏地黄丸合生脉饮加减。

黄芪10克,西洋参10克,白术15克,知母10克,黄柏10克,麦冬30克,怀牛膝30克,熟地15克,山茱萸10克,山药3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丹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气虚乏力者,可加高丽参12克、莲子12克,以健脾补气;小便短少者,可加桂枝9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以助膀胱化气行水。

2、肾阳虚衰证

治法: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加减。熟地15克,怀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附子10克(先煎),肉桂3克,怀牛膝10克,车前子15克(包煎),白术15克,白芍10克,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小便清长量多者,去泽泻、车前子,加补骨脂12克、菟丝子12克,以温固下元;心悸、唇绀、脉虚数或结代、水邪上逆凌心、瘀血内阻者,宜重用附子,加桂枝10克、丹参15克、炙甘草10克,以温阳化瘀;喘促、汗出、脉

虚浮而数、水邪凌肺、肾不纳气者,宜加高丽参10克、五味子10克、牡蛎30克,以益气摄纳,防虚脱之变。

二、其他治法

1、中成药

济生肾气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淡盐开水送服

金匮肾气丸,口服,每次l丸,每日2次,淡盐开水送服。

参茸地黄丸,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淡盐开水送服。

2、针灸

主穴:足三里肺俞肾俞水分复溜关元、三阴交

配穴:命门脾俞腰阳关太溪照海心俞血海

操作:取足太阴、足少阴经穴为主。针刺用补法,并用灸法,以温补脾肾,利水消肿。

3、验方

利水消肿汤:

赤小豆30克,玉米须15克,路路通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可利水退肿。

益气利湿汤:

高丽参15克,白术15克,怀牛膝30克,冬瓜皮15克,车前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肾气阴两虚型水肿。

补肾通水方:

肉桂10克,怀牛膝30克,补骨脂30克,黄柏10克,生地10克,竹叶10克,玉米须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养肾温阳利尿汤:

熟地10克,桂枝10克,高丽参10克,白术10克,乌药10克,木香10克,五味子10克,怀牛膝30克,竹叶10克,猪苓10克,茯苓20克,泽泻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强肾益气通水汤:

黄芪20克,冬葵子10克,杜仲15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怀牛膝30克,知母10克,地龙10克,柴胡10克,肉桂6克,通草、甘草各3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4、食疗

参杞玉米茅根饮:

高丽参10克,枸杞子15克,玉米须、白茅根各50克,共煎汤,加适量红糖,分次服用。

赤小豆鲤鱼汤:

赤小豆30克,杜仲15克,鲤鱼1条(去肠脏),生姜10克,共炖汤,不放盐,吃鱼饮汤。适用于阴水。

参芪杜杞瘦肉汤:

高丽参10克,枸杞子10克,黄芪50克,杜仲15克,猪瘦肉适量,共煎汤,不放盐,吃肉饮汤。适用于阴水。

参术赤豆猪肾汤:

西洋参10克,白术10克,赤小豆100克,猪肾约250克,加调料一起煮汤食用,可健脾益气,利水消肿。

杜芪炖羊肾汤:

黄芪100克,杜仲15克,羊肾2只,入调料一起炖煮后食用,可益肾补腰,利水退肿。

预防与调摄

1、水肿当明确病因,及时治疗,这是根本解决水肿的关键。

2、注意饮食调摄。水肿初期,忌盐,肿势渐退后,逐步改为低盐饮食,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3、注意摄生,慎起居,避风寒,戒房劳。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肾血衰导致须发早白

下一篇: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