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因肠壁有病变而发生的肠瘘,或肠瘘下方肠腔有梗阻的,均难自行愈合。外肠瘘一旦发生,都应视为一种较严重的情况,须进行积极的处理,包括维持病人的营养和水分,保护肠瘘周围的皮肤和控制感染。经过一段时期的治疗后,如果肠瘘仍无自愈的趋势时,即应考虑进行肠瘘切除术或肠瘘修补术。内肠瘘无自愈趋势,而且常引起与肠道相通的器官的反复感染,应尽早采用手术治疗。
(一)早期(腹膜炎期)经B超定位后,及早剖腹引流,找出瘘口,置引流管于瘘口附近的最低位。用含抗生素的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并联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静脉滴注,如疑有厌氧菌可加用甲硝达唑。
(二)中期(病后2个月左右)此期腹腔感染已基本控制,外瘘可见,除保持引流通肠、继续使用抗生素、保护皮肤外,更重要提补充营养,增强体质,促使肠瘘愈合,可酌情采用中心静脉内插管,高营养疗法。
(三)后期(瘘管发生超过3个月)管状瘘若证实瘘口远端无肠道梗阻,可试用凡士林纱布或橡胶片堵塞瘘口,使肠液流入远侧肠管而不溢出体外。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