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性皮炎常发生在水田劳动中的农民,以春夏农忙季节多发。其分为浸渍糜烂型皮炎与尾蚴皮炎,前者多因在水田尤其是碱性水田中浸泡时间过长,使皮肤变软起皱,加之在插秧中不断地遭受机械性摩擦,表皮擦破而发生糜烂,水田的温度越高,越会诱发皮炎的发生。而尾蚴皮炎则是由禽畜类血吸虫尾蚴钻入皮肤而引起的局部炎症。
(1)浸渍糜烂型皮炎:多在连续下水田2~5天后发病。初始表现为指(趾)间皱褶皮肤浸渍发白,变软起皱,继而表皮脱落,露出潮红色糜烂面,并伴有渗液,自觉瘙痒或疼痛,重者可累及腕、踝等部位。如继发细菌感染可并发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同时出现发热、疼痛等全身症状。此时宜立即停止下水。
(2)尾蚴皮炎:俗称“水毒”,一般下水后5~30分钟发病,部位多为浸入水中的小腿、踝、手和前臂。先感觉瘙痒,继之出现红斑,几小时后发展成红丘疹,呈绿豆大小,周围有红晕,伴随有疼痛。皮疹多在停止下水田后1周左右消退,残留有色素沉着斑。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