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又称扁平红苔藓,是以皮疹扁平发亮的多角形扁豆至蚕豆大丘疹、或斑块,性质坚韧,颜色紫红,自觉剧痒,常合并口腔黏膜损害为特征的一种慢性或亚急性皮肤炎症。与中医的“紫癜风”相类似。
本病初起皮损为针头或米粒大红色丘疹,后逐渐扩大为扁豆至蚕豆大,圆形或多角形扁平隆起,性质坚韧,干燥,表面光滑,光泽如涂蜡,中央凹陷,久则呈紫红或青红色,数目不定,相邻者可融合成条索状,自觉有剧痒。
本病多由素体阴血不足,脾失健运,湿蕴不化,复感风热,湿热凝滞,发于肌肤而成;或因肝肾不足,阴虚内热,虚火上炎而致。其治疗宜祛风利湿,活血通络。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五消汤
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各30g,连翘、紫花地丁各10g,龙胆草、青蒿、车前子(包煎)、丹皮、生甘草、玄参各12g,黄连、灯心草各6g,白术、麦冬各15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10天为1疗程。1~3个疗程后改为丸药,持续治疗1个月。
本方有清热解毒,通络利湿之功。适用于扁平苔藓。
2.丹栀汤
丹皮、栀子、赤芍、白蒺藜各12g,柴胡、白术、龙胆草各i0g,郁金、茯苓各15g,薄荷9g,绿豆衣30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本方有疏肝利肝,通络解毒之功。适用于扁平苔藓肝经郁热型,多于精神紧张或情志忧郁时诱发,口腔黏膜有灰白色网纹,灼热麻木,甚可充血糜烂,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胸胁胀痛,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3.地冬汤
生地、熟地、茵陈、黄芩、茜草根各12g,天冬、麦冬、太子参、茯苓、生薏苡仁、泽泻各15g,枇杷叶10g,乌梅、白芷、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肝肾阴虚,苔藓日久不愈,精神抑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可用杞菊地黄汤加减。
本方有滋阴通络,清热利湿之功。适用于扁平苔藓阴虚夹湿型,口腔苔藓,经久不愈,时有溃烂,口腔干燥,口甜黏滞,手足心热,口干不欲饮,舌质红少苔,脉濡。
4.参麦汤
玄参、麦冬、天冬、熟地各45g,苦参、肉豆蔻(后下)、苍术各12g,丹参、白鲜皮各30g,郁金20g。纳差,加鸡内金、山楂、建曲;热甚,加山栀子、黄柏;失眠,加酸枣仁、五味子;气虚,加党参、黄芪。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次100~150ml。另取50ml药液含漱2~3分钟。治疗期间禁烟酒、辛辣食物,调节情志,注意口腔卫生。
本方有养阴生津,利湿通络之功。适用于口腔黏膜扁平苔藓。
5.米苓汤
苍术9g,厚朴、陈皮、佩兰各10g,生大黄、升麻、生甘草各6g,川萆薢、土茯苓、丹皮各12g,露蜂房5g,生薏苡仁15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服用。
若肝经湿热,急躁易怒,口苦咽干,小便黄浊,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本方有健运脾胃,利湿通络之功。适用于扁平苔藓脾胃湿热型,口中酸腐,口肌隆起,糜烂,渗液疼痛,甚者起水疱,形成灰白痂片,多于饮酒嗜辣后诱发,口干口臭,胃脘闷胀,嘈杂,大便不调,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6.清热汤
金银花、茵陈各15g,蒲公英、荷叶、白术、白芍、枸杞子各12g,青蒿、竹叶各9g。
每日1剂,早晚各煎服1次。1个疗程为30剂,一般需服用2个疗程以上。另外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对病变黏膜下作点状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