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方有清热凉血,破瘀行滞,软坚散结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瘢痕疙瘩50例,结果痊愈8例,显效35例,无效7例。
15.消瘢汤
丹参30~60g,青皮、陈皮、法半夏、制南星、炙穿山甲、皂刺、白芥子各10g,川芎、红花、苏木、羌活、独活、地龙、僵蚕、夏枯草各20g,蔓荆子、苍耳子各6g。瘢痕坚硬,痒痛不甚者,重用穿山甲、皂刺、丹参、僵蚕、地龙、夏枯草;若瘢痕痒甚者,方中去白芥子、青皮、陈皮,重用羌活、独活、蔓荆子、苍耳子,加苦参、土槿皮各10~15g,蝉蜕6~10g。水煎取400ml,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7天1疗程,停药2天后再继续下1疗程。
同时配合外用消瘢散:丹参、五倍子、苦参、昆布、海藻、夏枯草各30g,威灵仙、硫黄、海桐皮各15g,防风、蝉蜕各10g,三棱、莪术各20g。上药焙干研细末,混合均匀,装瓶备用。用时以米醋调匀,敷贴患处,2天换1次。配以热烘疗法,每日2次,每次20分钟。
如瘢痕位于关节处,用伸筋草、透骨草、阿魏各15g水煎取汁,先熏后洗患处,并边洗边按压约30分钟,再用消瘢散外敷;若疮面瘙痒难忍者,用白鲜皮、土槿皮、白蒺藜各10g煎汤,先熏后洗,法如上;若患处痛甚者,用川乌、草乌、乳香、没药各10g水煎取汁熏洗,再用消瘢散外敷。
用本方外敷时若有皮肤过敏现象,可配合抗过敏西药。
本方有软坚散结,活血祛风,止痒收敛之功。有报道运用其治疗瘢痕疙瘩9例,结果治愈5例,显效3例,有效1例。
16.化瘢方
香附、柴胡、川芎、赤芍、穿山甲各9g,熟地、当归各12g,夏枯草。1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