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查化验检查项目正文

血液流变学检查

一、全血黏度(BV)测定

单位:毫帕?秒(mPa?s)。

正常值:因为血液是非牛顿流体,故血液黏度对剪切率有依赖性。一般把50/秒以下视为低切范围,50~100/秒为中切范围,大于100/秒为高切范围。根据切变率的不同,全血黏度又分为高、中、低切黏度。高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是反映红细胞变形性的指标,而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是反映红细胞聚集性的指标。下面介绍高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即高切黏度)和低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即低切黏度)正常值。注意仪器不同时正常值有所改变。高切黏度正常值,男性为5.63~6.67毫帕?秒,女性为4.74~5.86毫帕?秒。低切黏度正常值,男性为7.51~10.09毫帕秒,女性为5.84~8.05毫帕?秒。

临床意义:血液黏度增高,必然会引起血流阻力的增加,进而使血流速度减慢,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导致血液停滞,直接影响脏器、组织的血流灌注和微循环功能,从而发生坏死、炎症、变性、水肿、血栓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1、全血黏度增高:常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肺心病、糖尿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巨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先天性和获得性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黏滞综合征、恶性肿瘤、血液病、休克、烧伤、先兆子痫、深静脉栓塞、周围血管瘤等。

2、全血黏度减低:见于贫血,出血性疾病(如上消化道出血、子宫出血、出血性脑中风、出血性休克等),肝硬化,尿毒症等。

二、血浆黏度测定

单位:毫帕?秒(mPa?s)。

正常值:男性0.85~1.99毫帕?秒,女性0.82~1.84毫帕?秒。

临床意义:血浆黏度越高,全血黏度也越高。血浆黏度的高低,与血浆中所含的各种蛋白质、糖类、脂类等高分子物质的量有关,以蛋白质,如纤维蛋白原等对血浆的黏度影响最大。临床血浆黏度增高,可见于一些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巨球蛋白血症等。

三、血清黏度(SV)测定

正常值:黏度计法测定,相对黏度(血清流过时间/蒸馏水流过时间)为1.4~1.8。

临床意义:相对黏度大于4,可考虑高黏滞综合征;当达到6~7或以上时,可有明显的伴随症状出现。血清黏度测定方法简单,且灵敏度较高,可以取代全血黏度测定,其临床意义同全血黏度测定,对多发性骨髓瘤、高球蛋白血症的敏感性更高。

四、全血还原黏度测定

正常值:全血高切还原黏度,男性为3.382~5?629,女性为3.801~5.0761。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男性为10.412~17?714,女性为11.014~18.822。

临床意义:

1、如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均高,说明血黏度大,而且与红细胞自身流变性质变化有关,临床上有参考价值。

2、如全血黏度高而全血还原黏度正常,说明红细胞压积高(即血液稠)而引起血液黏度大,但红细胞自身流变性质并无异常(即对黏度贡献不大)。

3、如全血黏度正常而全血还原黏度高,表明红细胞压积低(即血液稀),但红细胞自身的流变性质异常(即对黏度贡献过大),说明全血黏度还是高,临床上有参考价值。

4、如全血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均正常,说明血液黏度正常。

五、血沉方程K值测定

正常值:男性为0~77.6,女性为0~88.8。

临床意义:血沉方程K值排除了红细胞压积对血沉的干扰,是较能真正代表血沉快慢的指标,比血沉的可靠性大得多。血沉方程K值超过正常值,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增加,血沉增快。

六、红细胞变形性测定

正常值:男性0.58~1.037,女性0.63~1.103。

临床意义: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时,会使全血黏度,尤其是全血高切黏度升高,影响微循环和红细胞寿命,对微血管内血流产生严重干扰,使气体和物质交换受阻,引起缺氧、酸中毒及组织坏死等一系列病理改变。许多疾病,如溶血性贫血、心肌梗死、脑血栓、冠心病、高血压和外周血管病、糖尿病、肺心病等,可使红细胞膜的变形能力降低,脆性增大。

七、红细胞聚集性测定

正常值:男性5.165~9.857,女性5.075~9.846。

临床意义:红细胞聚集性高是引起全血低切黏度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体内微循环障碍、血液淤滞、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临床上许多疾病都伴有红细胞聚集性增高,如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肺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周围血管病等。

八、红细胞电泳时间测定

单位:秒(s)。

正常值:男性15~20.025秒,女性14.438~18.075秒。

临床意义:红细胞电泳时间,是用来观察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多少的客观指标,可以反映红细胞的聚集功能。研究证明,冠心病患者的红细胞电泳与心肌缺血的程度相平行;以血栓形成为主的疾病与红细胞电泳时间成正相关;癌细胞电泳率比正常细胞为高,且癌变程度越高,电泳率也越高。

九、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单位:克/升(g/L)。

正常值:双缩脲法:为2~4克/升。凝血法:为1.95~3.80克/升。

临床意义:

1、纤维蛋白原减少:常见于先天性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新生儿及早产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重症肝炎、肝硬化、重症贫血、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症、恶性肿瘤、某些产科急症等。

2、纤维蛋白原增多:见于妊娠晚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老年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症、急性传染病、结缔组织病、急性肾炎和尿毒症、烧伤、放射病、多发性骨髓瘤、休克、手术后、心肌梗死等。

十、血小板电泳时间测定

单位:秒(s)。

正常值:16.4~23.2秒。

临床意义:

1、时间延长:提示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黏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闭塞性脉管炎、心肌梗死、心绞痛、缺血性中风、高血压等。

2、时间缩短:提示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黏度下降。常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维生素C缺乏症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药物。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骨髓检查(一)

下一篇:出血和凝血检查(二)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