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分泌、代谢、营养和肾脏疾病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如何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如何治疗

减除精神紧张等对本病不利的因素。治疗初期,予以适当休息和各种支持疗法,补充足够热卡和营养物质如糖、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等,以纠正本病引起的消耗。
增高。有人分析三种疗法的甲状腺癌发生率,131碘治疗组(22714例)为0.1%、外科手术组(11732例)为0.5%、抗甲状腺药物(1238例)为.3%。另有一组报告131碘治疗60 000例中有18例白血病发生,这个数字并不比一般居民白血病的自然发生率高。国内131碘治疗甲亢迄今已约有5万余例,仅有2例白血病报告,其发生率也并不高于一般居民的自然发病率。且此二例均在131碘治疗后1年左右发生,发病时间均较短,是否与131碘治疗直接有关,也尚有疑问。由于年轻患者对民离辐射敏感,有人报告婴儿和儿童时期颈部接受过X线治疗者,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高,所以为慎重起见,年龄在25岁以下的青少年患者应选择其他治疗方法为宜。

 ⑶遗传效应:甲亢病人经131碘治疗后其生育力不受影响,生育的后代先天性畸形、死胎及早产儿的发生率未见增加,不育症的发生率与正常居民无显著差别。国内外的资料表明,许多131碘治疗过的病人均生育了健康的子女,甚至有些女性患者原来因甲亢存在在内分泌失调而不育者经治疗后反而生育了子女。当然也有人观察到131碘治疗后染色体有变异,但可以逐渐恢复正常,因而131碘治疗后引起染色体变异的生物学意义及临床意义仍有待深入探讨。尽管目前认为从遗传学的观点来看,131碘治疗增加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的危险性是很小的,但考虑到电离辐射的远期效应,遗传效应也需要长期随访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结论。为了保障下一代及隔代子女的健康,将妊娠期列为131碘治疗的禁忌证是合理的。

 ⑷突眼症加重:仅见于小部分病人。大多数患者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好转。

 (四)手术治疗 甲状腺次全切除能使90%以上的患者得到痊愈,且术后TRAbs均可下降,机理不明。

 1.术前准备 一般先以抗甲状腺药物控制病毒,心率恢复至80~90次/分以下,T3,T4血浓度降至正常,然后再加服复方碘溶液,以免引起病情复发。开始时每日3次,每次3~5滴,以后于数日内增加至每次10滴,维持2周后,再行手术。此地甲状腺充血水肿明显减轻,质地也变韧,既方便手术,且减少出血。近年来使用普萘洛尔或普萘洛尔联合碘化物作术前准备,效果迅速,2~3天后心率即明显下降,一般于术前用一周,每次40mg,每6~8小时一次,术后尚需巩固一周。

 2.适应证和禁忌证 手术指证有:①甲状腺显著肿大,压迫邻近器官;②甲状腺较大,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无效或停药后复发者;③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功能亢进者;④胸骨后甲状腺;⑤不能坚持长期服药而盼望迅速控制病情者。

 手术禁忌证有:①第二次甲状腺手术,粘连较多;②高度突眼症,术后有加重的可能;③患者有其他重病或不适宜于手术的情况,如老弱中患者,活动性心、肝、肾病及妊娠等。

 3.手术并发症 ①局部出血,须警惕引起窒息,必要时须切开气管;②喉返神经或喉上神经损伤,引起发音嘶哑(约占0.5%);③甲状旁腺损伤或切除,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手足搐搦;④突眼加剧;⑤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其发生率于术后10年约占10%~15%;⑥局部伤口感染。

 (五)中医药治疗 本病中医辩证多属阴虚肝郁、肝阳上亢,采用潜阳为治则。可用生地、白芍天冬麦冬、夏枯草、鳖甲、龟板、牡蛎珍珠母等、随证加减作为辅助治疗,腺瘤加泽漆、山慈菇、小金片等。与西药等联合治疗必须注意药物中含碘量不宜过高,以免影响疗效。

 (六)弥漫性甲亢症状法的选择和疗效估计 虽然上述三种基本疗法,均能有效地控制本病,但应根据患者年龄、甲状腺肿的大小性质、病情轻重以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 << < 1 2 3 4 > >>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如何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免费索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资料

上一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症状有哪些        下一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心脏病

>> 返回首页

>> 更多专家请点击免费预约中医专家(轻松预约到专家)

图片文章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意见反馈 | 申请合作 | 广告服务 | 汇款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声明 | 求医问药 | 中医家园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3-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