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分泌、代谢、营养和肾脏疾病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如何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如何治疗

减除精神紧张等对本病不利的因素。治疗初期,予以适当休息和各种支持疗法,补充足够热卡和营养物质如糖、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等,以纠正本病引起的消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因不明,故尚无病因治疗目前主要控制高代谢症群,促进免疫监护的正常化。

 一般治疗

 减除精神紧张等对本病不利的因素。治疗初期,予以适当休息和各种支持疗法,补充足够热卡和营养物质如糖、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等,以纠正本病引起的消耗。

 功能亢进治疗

 控制甲亢症群的基本方法为:①抗甲状腺药物;②放射性同位素碘;③手术。三者中以抗甲状腺药物疗法最方便和安全,应用最广。中医中药对轻症患者也有一定效果:碘剂仅用于危象和手术治疗前准备:β-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作辅助治疗或手术前准备,也有单独用于治疗要本病。现将主要甲亢治疗方法分述于后。

 (一)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本组药物有多种,以硫脲类为主,其中最常用者有丙基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甲巯咪唑(methimazol,他巴唑tapazol)和甲亢平(carbimazole)。其他如硫氰酸盐或过氯酸钾,因效果不及硫脲类,且可引起肾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故不用于治疗。锂(lithiun)化合物虽可阻滞TSH和TRAbs对甲状腺的作用,但可导致肾性尿崩症,精神抑制等严重反应而不常使用。本章主要叙述硫脲类药物的应用,其药理作用在于阻抑甲状腺内过氧化酶系,抑制碘离子转化为新生态碘或活性碘,从而妨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丙基硫氧嘧啶尚有阻滞T4转变为T3以及改善免疫监护功能,但对已合成的激素并无作用,故用药后需经数日方始见效。

 1.抗甲状腺药物的适应证 适用于①症状较轻,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②20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老年患者;③妊娠妇女;④甲状腺次全切除后复发,又不适于放射性131碘治疗者;⑤手术治疗前准备;⑥辅助放射性131碘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不宜于周围血白细胞持续低于3.000/mm3,或对该药物有过敏反应的患者。

 2.剂量及疗程 本病的疗程有明显的个体差异,近年来有人报道采用单剂短程治疗(平均仅3~5个月)而取得和长程治疗相似的效果。但长程疗法(2年或以上)的效果优于短程。长程疗法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可恢复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减少TSAb产生,而短程疗法复发率较高。用药期间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⑴初治阶段:丙基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每月用量相应为300~400mg或30~40mg,病情较重者用量更大,3次分服,每8小时服药一次,用药2~3周后,临床表现如无改善应增大剂量,但一般不超过每日60mg。初治阶段约需1~3个月,平均每日可降低BMR约1%。服药3个月如症状仍明显,应检查有无干扰因素,如不规则服药,服用碘刘、精神或感染等应激。

 ⑵减药阶段:当症状显著减轻,体重增加,心率下降至每分钟80~90次,T3或T4接近正常时,可根据病情每2~3周递减药量一次,每次减少5mg,在减药过程中,应定期随访临床表现,基础心率、体重、白细胞以及T4和必要时测TSH。递减剂量不宜过快,尽量保持甲状腺功能正常和稳定性,逐步过渡至维持阶段,一般约需2~3个月。

 ⑶维持阶段:每日用量为5~10mg,在停药前可再减至2.5~5.0mg,为期约1~1.5年,在不稳定而不愿采用其他方案者,维持阶段可延至2~3年或更长。

 在整个疗程中,务求避免间断服药。在任何阶段中,如有感染或精神因素等应激,宜随时酌增药量,待稳定后再进行递减。经过上述治疗,本病患者约有50%可获痊愈。

 3.药物反应 各种抗甲状腺药物的毒性反应种类和发生率基本相似。主要反应有:

 ⑴白细胞减少:严重时出现粒细胞缺乏症,以甲基硫氧嘧啶最多,丙基硫氧嘧啶最小,常见于开始服药2~3个月内,但也可见于全程中的任何时间。故在初治疗阶段中应每1~2周随访白细胞总数和分类,减药和维持阶段中可每2~4周测一次。白细胞低于4000/mm3时应注意观察,回升后可密切观察下

|<< << < 1 2 3 4 > >>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专家免费咨询热线:010-87876186(咨询时间:上午8:30-下午5:00)

本页关键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如何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免费索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资料

上一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症状有哪些        下一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性心脏病

>> 返回首页

>> 更多专家请点击免费预约中医专家(轻松预约到专家)

图片文章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意见反馈 | 申请合作 | 广告服务 | 汇款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声明 | 求医问药 | 中医家园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3-2011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787618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7876186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