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除夕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把农历的腊月三十叫除夕。
除夕的到来,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更新,万物复苏,草木兴荣,新一轮播种和收获的季节又将更始。人们在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里,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新春早日到来。迎除夕,过佳节,千百年来成为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除夕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贯穿于春节始终的中医养生保健意识,也应当是这个传统佳节具有永恒生命力的重要原因吧!
1、全面除尘,美化环境卫生: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每逢春节来临,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这种全面洒扫除尘,大搞卫生,布置美化居室环境的全民性大扫除,医学旨意是在春天万物复苏到来之前彻底清除有害生物的生存空间及环境,让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病邪无处藏身,人们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迎接生机盎然的春天。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2、调整饮食,增强抗病能力:(1)蒸年糕。是家家必备的春节食品。年糕的口味、样式虽然因地而异,但是制作所用的主要原料几乎南北相同,都是江米、黄粘米、粳米、糯米等制成。这些谷物或甘平或甘温,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功能,再配以大枣、赤小豆及紫苏叶等蒸制而成,即能有效的提供冬季所需的较高热量,还能够有利于补益人体的气血以应冬藏时令,还可以有效的保护脾胃及肠道的功能。医学旨意是让人体在冬天寒冷气候里及时补充体内热能的消耗,增强耐寒能力,免受寒邪的侵袭。(2)包饺子。每逢新春佳节,饺子是不可缺少的佳肴。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中国人吃饺子的历史悠久,从类似“馄饨”的吃法到大约唐代,几经演变而成为现在的饺子。
民间除夕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饺子成为除夕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除夕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三是饺子荤素搭配合理,营养丰富,是最佳的养生食品。中医饮食养生理论认为,食物应该是谷、肉、果、菜,搭配合理,营养均衡。《内经》指出人的饮食结构应当是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说明人体需要用五谷来提供必要的营养,用五果来辅助,用五畜之肉来补益,用五菜来补充,各种食物要气味调和,搭配合理,营养得当。这样,就能够充分的补益人体精气,从而给人体提供必要的营养需求。这五类食物,味有酸、苦、甘、辛、咸的不同,对人体五脏各有所利,能起到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可根据春夏秋冬四时与人体五藏(肝心脾肺肾)的通应关系,来调整饮食结构,这就是中医的饮食养生。饺子恰好就是把谷肉果菜完美结合,荤素搭配,营养丰富的养生食品。饺子皮由面粉制作,而麦是五谷之一,五行属火,性甘温,是五谷中最具热量的食物,因此,在寒冬食用最有利于抗寒;饺子馅以猪肉为多,而猪是五畜之一,肉能够补中益气,长气力。五行属水,内应人体五脏之中的肾,外应四时中的冬季,所以在冬季吃猪肉最有利于填补肾精,营养五脏;馅中配以应时蔬菜,可以补充人体必需的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增加素食纤维,有利于调整胃肠功能及防止脂肪类食物过量。在包饺子时,人们还常常将一些花生、果脯、枣和栗子等果类包进馅里,又做到以五果为辅助。有些地区的人家在吃饺子的同时,还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征全家幸福;吃柿饼,象征事事如意;吃三鲜菜,象征三阳开泰。台湾人吃鱼团、肉团和发菜,象征团圆发财等等。可见,饺子虽小,却包尽了人体必需的谷肉果菜。这应该是饺子这一食品恒具魅力永不衰减的根本原因吧!如今,饺子这一节日佳肴在给人们带来年节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饮食文化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其重要原因在于其中注入了中医养生保健的精髓。
从蒸粘糕到包饺子,除夕期间的饮食习俗让人们能够在过节的欢乐气氛中主动而适时、自然而然地调整饮食结构,保证了营养,增进了健康。并将其形成习俗,世代相传。——这就是中国古人的大智慧吧!因为“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素问·金匮真言论》),所以,人们在冬末春初之时注意补充营养,使体质强壮,抗病能力增强,在春季到来时,就能够保持健康状态,不易生病。若是您身体虚弱,营养不良,就多吃些饺子吧!
3、燃放爆竹,避秽驱除病邪: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为中国特产,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除瘟戾病邪的音响工具。据《神异经》载,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可是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使人得寒热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除夕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可惜的是,虽然这种习俗沿袭下来了,但是能够驱散病邪、净化空气的作用却不复存在了。相反,现在的爆竹烟花已经成为噪音的源头、污染空气的罪魁祸首了。如果能够保持最初的人们能够接受的哔哔叭叭声,再加入一些能够净化空气、消除病毒的因子,传统的燃放爆竹便会重现往日光辉,承续着千古先知者的智慧哟,呵呵。
4、相互拜年,重视调养精神:大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 “团拜”、使用名贴相互投贺(贺年片)等。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不管形式有多少,但整个过程中人们都会始终面带笑容,心情愉悦,相互祝福,其乐融融。这会使人们在度过慢慢寒冬时收藏的心绪和情怀得到充分释放,避免了情绪低沉和心情抑郁,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使人们在过节休闲团聚的欢乐气氛中身心得到放松和调整,以喜悦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来迎接新春伊始,来对待万物复苏,来欣赏和适应自然界的变化。
5、元宵灯谜,强身健体又增智: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吃元宵象征家庭象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元宵节有燃灯的习俗,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节日的灯式越来越多,灯的名目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镜灯、凤灯、琉璃灯等等。元宵节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元宵节除了这些庆祝活动外,还有保健运动,这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人们多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活动筋骨,强身健体,驱病除灾。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这些活动多为户外运动,有利于增强体质,强壮筋骨,符合《内经》中“春三月”的养生要求,因此,人们对于元宵节的各种活动广泛响应,乐此不疲。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