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的诊断解析:
1.食管癌的病变部位
食管癌的病变部位分段标准(UICC,1997)
颈段(cervical oesophagus):自食管入口或环状软骨下缘起至胸骨柄上缘平面,距上门齿约18cm。
胸段:分上、中、下三段。
胸上段(The upper thoracic portion):自胸骨柄上缘平面至气管分叉平面,距上门齿约24cm。
胸中段(The mid-thoracic portion):自气管分叉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贲门口)全长的上半,其下界约距上门齿32cm。
胸下段(The lower thoracic portion):自气管分叉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贲门口)全长的下半,其下界约距上门齿40cm。胸下段也包括食管腹段。
跨段病变应以病变中点归段,如上下长度均等,则归上面一段。
2.诊断 对年龄40岁以上,有吞咽不适和/或异物感,尤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者,应想到本病之可能性,必须作吞钡检查及细胞学检查,必要时作食管镜或胃镜检查。经上述检查后,绝大部分患者可获确诊,对一时尚难确诊者,经短期治疗观察仍高度怀疑,可考虑剖胸或剖腹探查,以免错过治疗时机。
本病的早期诊断十分重要,目前重点是针对食管癌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以期发现早期食管癌。高危人群包括:年龄大于50岁,居于食管癌高发区或有食管癌家族史,有吞咽不适症状者。对这些人群,进行定期检查,包括食管拉网涂片细胞学检查,X线食管吞钡检查,食管镜检查,血清TS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等。
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目前临床上诊断食管癌的方法日趋增多,现概括如下:
食管脱落细胞学检查
该方法简便,受检查痛苦小,假阳性率低,经过实践证明在食管癌高发区进行大面积普查切实可行,总的阳性率可达90%以上,是食管癌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X线钡餐造影
该方法除极早期食管癌不易显示外,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充分调好钡剂,令病人分次小口吞咽,多方位仔细观察和气钡双重造影,大多能发现食管黏膜增粗、迂曲或虚线状中断;或食管边缘发毛;或小的充盈缺损;或小的龛影;或局限性管壁发僵;或有钡滞留等较早癌的征像。
纤维内窥镜检查
自上个世纪70年代纤维光学镜逐步取代金属硬管镜以来,由于其可弯曲,照明好,视觉广,安全准确,已成为检查上消化道疾病(食管癌、胃癌等)常规的临床诊断、术后随访、疗效观察的可靠方法。在早期食管癌中,纤维内窥镜的检出率可达85%以上。
胸部CT扫描
在诊断食管癌中的作用众说不一,但对食管癌的分期、切除可能的判断、预后的估计有帮助。
食管内镜超声检查
近年来,食管内超声内镜检查逐渐应用于临床。其优点是可以比较精确测定病变在食管壁内浸润的深度;可以测量出壁外异常肿大淋巴结;可以比较容易地区别病变在食管的壁部位。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