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癌症肿瘤喉癌正文

喉癌

正衰邪盛,气阴两伤,气血紊乱,堵塞经络,久则凝结成块。

症状

喉癌初发期无症状,其最早的先兆和上感受很相似,上或下部喉癌引起的症状可能包括:总是咳嗽,声音嘶哑,或者轻度但持续喉咙疼。吞咽困难或吞咽时疼。痰中带血丝。耳疼。颈部淋巴结肿大。由癌肿引起的鼻后部区症状包括:部分听力丧失。鼻塞或鼻衄。耳中轰鸣或耳鸣。中耳炎症状,例如中耳疼痛或压迫感。

根据癌肿发生的部位,有以下特有症状:

1、声门上型 包括原发于声带以上部位的癌肿,如会厌、杓状会厌襞、室带和喉室等。此型癌肿分化较差,发展较快。由于该区淋巴管丰富,常易向颈深上组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淋巴结转移,早期症状又觉喉部有异物感,咽部不适。以后癌肿表面溃烂时,则有咽喉着,可反射至耳部,甚至影响吞咽。晚期癌肿侵蚀血管后,则痰中带血,常有臭痰路出;侵及声带时,则有声嘶、呼吸困难等。

2、声门型  局限于声带的癌肿,以前、中1/3处较多,分化较好,属Ⅰ、Ⅱ级。发展较慢,由于声带淋巴管较少,不易向颈淋巴结转移。主要症状为声嘶,逐渐加重。肿瘤增大时,阻塞声门,可出现喉喘和呼吸困难,晚期有血痰和喉阻塞症。

3、声门下型 即位于声带以下,环状软骨下缘以上部位的癌肿。因该区较为隐匿,不易在常规喉镜检查中发现。早期可无症状,以后则发生咳嗽、血痰。晚期,由于声门下区被癌肿堵塞,常有呼吸困难。亦有穿破环甲膜,侵入甲状腺、预前软组织,亦可沿食管前壁浸润。

4、声门旁型:指原发于喉室的癌肿,亦称贯声门癌。该区甚为隐蔽。早期可无症状,甚易向外侧声门旁间隙扩散。其临床特点是:声嘶为首先症状,常先有声带固定,而未窥及肿瘤。其后随癌肿向声门旁间隙扩展,浸润和破坏喉软骨时,可有咽喉痛。若侵及一侧甲状软骨翼板和环甲膜时,于该侧可摸到喉软骨支架隆起感,并有刺激性干咳。一般常发展至两个区时,才得到确诊。

鉴别诊断

临床诊断

1.凡是原因不明的声哑或咽喉部异物感,经对症治疗后症状不减,尤其是患者在46岁以上,伴有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喉部疼痛,头痛耳痛,呼吸困难,应高度警惕。

2.颈部肿块,排外甲状软骨轮廓、甲状舌骨膜、甲状软骨上角、环甲膜、甲状腺等变异。

3.从下颌角开始,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向下有淋巴结肿大,质硬无压痛,活动度减低。

4.对长期吸烟有肿瘤家庭史,某些职业,接触放射性物质和石棉尘,制造重铬酸盐等之人员,应作重点普查,重视诊断。

5.借助X线、CT、喉镜检查、喉病灶局部细胞涂片、细胞病理学检查,结合实际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

喉癌应于下列疾病相鉴别。

1.结节性喉炎(亦称声带小结) 其临床表现为小间隙性音哑,晚间加重,晨间较轻快,喉部干燥感、微痛及喉分泌物增多,好发于声带前中1/3与1/3交界处,游离缘对称性粘膜小结,水肿状,表面光滑,大小如米粒状,基底较宽充血。休息减少发声、雾化吸入、超短波理疗、适量抗生素治疗等有效。较大者须在喉镜下摘除。

2.喉结核 喉结核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喉痛,肺部大多有结核病灶共存。病变呈颗粒状,粉红色或苍白水肿,常伴有浅溃疡,覆盖脓性分泌物,后联合为喉结核的好发部位,而喉癌者罕见。进行抗痨治疗有效,活检细胞学检查和分泌物涂片,找抗酸杆菌对确诊有帮助。

3.喉角化症及喉白斑 其表现为音哑喉内不适,中年以上男性多发,喉镜见声带增厚,呈粉红色或白色斑块,周围组织常有炎性反应,多为单侧,亦可累及双侧声带,容易复发,有恶变倾向。病理活检可确诊。

4.喉癌乳头状瘤 此病幼儿多发,成人可见,目前认为系病毒感染所致,常并发皮肤疣,男女无差别。主要表现为音哑,

|<< << < 1 2 3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

下一篇:喉癌概述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