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癌症肿瘤唇癌正文

唇癌的概述

唇癌是指发生于上下口唇的恶性肿瘤为口腔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口腔癌中占第三位,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1%~0.5%,占口腔恶性肿瘤的7.1%~15.0%,欧美国家唇癌患者较多,占口腔癌的20%~30%。一般下唇比上唇易受累,约90%~95%发生在下唇红缘部,而且以下唇的外1/3处为多见。男性患者居多,男女之比为7:1。高发年龄为50~70岁。唇癌绝大多数为高分化之鳞状细胞癌,多在良性赘生物的病变基础上发生,其生长速度较慢,预后较好,一般5年生存率为70%以上,本病的病因可能与局部长期受异物刺激,强烈的紫外线照射有关。口唇上皮角化、白斑、疣赘、肉芽肿及裂口等长期不愈,亦可导致癌变。

唇红部指唇红皮肤缘至上下唇接触线之间的范围,这个部位的癌症发生与种族有关,皮肤颜色深者,发生率低,而皮肤白嫩则发生率高,有人认为皮肤色素是一种保护层,它可以防止紫外线及化学物质制癌剂进入体内,从而防止癌的发生。此外日光照射也起重要作用,农村户外作业者患癌率高。

唇癌在传统医学中称谓不一,中医学属“茧唇”范畴。《外科正宗》、《疡医大全》及《医宗金鉴》等古医籍中均有不少记载。《外科正宗》谓:“茧唇,疡结似豆,渐大若蚕茧。”《疡医大全》载:“茧唇生于嘴唇……始起一小瘤,如豆大,或再生之,渐渐肿大,或翻花如杨梅,如疙瘩,如灵芝,如菌,形状不一”。对本病的治疗,中医学有内服、外治等方法,值得进一步发掘。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唇癌的病因与脾胃功能失调,年老体弱,正气虚衰及外邪刺激唇部等因素有关。究其病机可有四,

饮食偏嗜辛辣煎炙,醇酒厚味之物,致脾胃热积壅盛。中医学理论认为口唇为脾胃所属,阳明胃经环唇挟口唇为脾胃所属,脾胃失健则病唇。

②情志不遂,思虑过度,肝郁气滞,日久化燥化火,灼伤津血,伤及脾阴,煎炼为痰,痰随火升,循经至唇,热毒痰火结聚而成茧唇。

③正气虚弱,人过半百阴气自衰,若调摄不当,房劳过度等损耗肾阴,水亏于下,无以上济于火,致虚火上炎,火毒蕴结于唇而成肿块。

④外邪侵袭,如长期吸烟,烟蒂灼伤口唇,或习惯将金属等异物衔于口唇,或野外作业,暴晒于烈日之下,日久反复刺激,可致毒火搏结滞留于唇部,引起恶变而成癌肿。

唇癌也可发生于疣等病变。疣可因长期不愈而导致癌变。唇癌好发于老年男性,下唇癌明显多于上唇癌,多见于一唇中外1/3唇红缘处。唇癌生长缓慢,早期表现为局部疱疹、结痂或肿块,也可表现为局部黏膜增厚,表面可伴有出血。以后可出现菜花状突出的肿块或呈火山口状的溃疡。唇癌晚期可转移到颌下淋巴结,并侵犯颌骨等周围组织。唇癌恶性度较低,可采用手术切除、放射治疗(俗称烤电)、激光或冷冻等方法治疗。

临床表现

唇癌早期常为疱疹状,白斑皲裂,或局部粘膜增厚,后逐渐形成肿块,表面溃烂形成溃疡,溃疡表面可结痂,痂皮揭除易出血并反复结痂。溃疡进一步发展,呈菜花状增生,边缘高出正常粘膜,茎底有不同程度的浸润性硬结。唇癌一般无自觉症状,发展缓慢,肿瘤可向深层肌肉浸润,并可侵犯口腔前庭及下颌骨,出现下唇固定、恶臭、组织坏死脱落。下唇癌转移晚而少见,转移灶多局限于颏下及颌下淋巴结。上唇癌发病率低,但转移较下唇癌早而多见。转移不仅向患侧耳前、颌下及颈深淋巴结,还向对侧颌下淋巴结转移。

(1)唇部症状:初期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局限性豆粒大小硬结,易被疏忽或误诊。日久逐渐增大,状如蚕茧,或似乳头,坚硬疼痛或

|<< << < 1 2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唇癌

下一篇:唇癌的病因病理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