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症状大全胸腹症状正文

胸闷

【概念】

胸闷,是指自觉胸中堵塞不畅、满闷不舒。又称胸痞、胸满、胸中痞满。

胸闷、胸满是指症状言。胸痞是指病机言,“痞者与否同,不通泰”《丹溪心法》之意。由于造成胸中痞满不通的原因很多,故胸闷一症可出现于多种病证之中。

临床所见胸闷也可兼有胸胀或胸痛,则称胸胀闷或胸闷痛。由于胸闷、胸胀、胸痛的原因和病机大体相似,故可同时出现于同一病证的不同发展阶段。三者比较,一般胸闷轻,胸胀熏,胸痛则更重。

由于古代医籍往往将胸与胃脘部混称为心,故胸痞与心下(胃脘)痞也易混淆,应予鉴别(可参见心下痞条)。闷、痞与胀三者之间,闷、痞很少兼痛,而胀往往多兼疼痛。

【鉴别】

常见证候

风寒束肺胸闷:发热,恶寒,头痛,身疼,咳嗽或喘,胸闷不舒,舌苔白,脉浮或紧。若素有伏饮于肺,复感寒邪于外,则咳喘明显,胸闷憋气,烦躁,甚至倚息不得安卧。

邪热壅肺胸闷:发热重,微恶寒或不恶寒,口渴欲饮,上气咳逆,咳吐黄痰,喘鸣迫塞,胸闷憋气,或溲赤便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热壅血瘀胸闷:胸闷多兼胸中隐隐作痛,发热,咳嗽,吐痰黄浊腥臭,或吐脓血,咽干,口燥,不渴,舌红苔黄,脉数或滑。

心血瘀阻胸闷:胸闷憋气,以夜间为甚,或伴有胸痛隐隐,或痛引肩臂,心悸,或短气,舌紫暗或有瘀血斑点,咏细涩或结代。

肝气郁滞胸闷:胸闷不舒,常太息以呼出为快,伴有胁痛,头目眩晕,口苦,咽干,或寒热往来,急躁易怒,妇女月经不调,薄黄苔,脉弦细。

鉴别分析

风寒束肺胸闷:除胸闷不舒外,必兼发热,恶寒,脉浮紧的表寒证症状,治当辛温发散,方用麻黄汤等加减。若内有伏饮,外受风寒者,除表证外,其咳喘必甚,且痰多色白,或泡沫样痰,甚至烦躁,倚息不得卧,治以散邪蠲饮,止咳平喘,方用小青龙加石膏汤加减。

邪热壅肺胸闷:多由外感风热未解,邪热入里,壅遏肺脏所致,故见高热,烦渴,胸闷,喘急,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里实热证表现,治当清泄里热,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热壅血瘀胸闷:胸闷而痛,咳吐腥臭黄痰或吐脓血,口燥,苔黄,脉滑数等肺热壅盛血瘀成脓表现,治当清肺解毒排脓,方用千金苇茎汤加减。

心血瘀阻胸闷:心脉瘀血痹阻不通,即(内经>所谓“心痹者,脉不通”,必胸闷且岐骨后闷胀而痛,有仅瘀血而为患者,必有瘀血征象(胸痈,舌有瘀斑等).治当活血逐瘀,方用血府逐瘀汤

肝气郁滞胸闷:因肝气郁滞不舒所致,胸闷而兼胁痛,太息,头晕目眩,口苦,咽干,性情急躁易怒,妇女月经不调,脉弦细等,均是肝气不舒的临床表现,治当疏肝解部,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胸闷一症,实证多而虚证少。实证或由气滞,或由邪热,或由痰饮,或由瘀血,内阻胸膈而造成。其治疗或琉气滞,或泻实热,或涤痰饮,或祛瘀血,随证施治。

【文献别录】

《临证指南医案·胸痹》:“胸痞有暴寒郁结于中者;有寒热互郁者;有气实填胸而痞者;有气衰而成虚痞者;亦有肺胃津液枯涩,因燥而痞者;亦有上焦湿浊弥漫而痞者”。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憋气

下一篇:胸痛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