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症状大全头项症状正文

头重

【概念】

头重是头部沉重的一种自觉症状,俗称“头沉”。

《灵枢·终始》篇说:“病生于头者,头重。”后世皆沿用这一名称。在临床上,头重常与头痛、头晕并见,本文只讨论以头重为主症者。

【鉴别】

常见证候

风湿犯头头重:头沉而痛,如有物裹,阴雨转甚,鼻塞恶风.身重痊困,胸闷院满,纳呆,舌苔薄腻,脉浮缓或濡。

湿热蕴蒸头重:头部沉重,兼有胀痛,午时加剧,面赤身热,汗出热不退,或但头汗出,咽痛,肢痉困倦,心烦胸闷,不欲饮食,小便深黄,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痰湿犯头头重:头重、头晕,头痛昏蒙,耳鸣嗜卧,晨起较甚,胸院疮闷,恶心吐涎,精神不爽,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脾气虚头重:头部沉重,病程较长,或有空痛而晕,面色不华,神疲乏力,纳呆便清,舌淡有齿痕,脉缓无力。

鉴别分析

风湿犯头头重:本证起于感受外邪,《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之胜,……湿气内郁,……头重,……。"湿为阴邪,其性粘滞沉降,风挟澄邪犯头,清窍为之阻滞,则头部沉重昏痛;邪在肌表,肺气不宜则鼻塞不畅;卫气被遏,则恶风而身重痊困;遇阴雨澄重,则病情加剧;因其病在表,则病程短暂;邪滞胸院,则作满闷:苔薄腻,脉浮缓皆风湿在表之象。治宜祛风胜湿,方用羌活胜湿汤解表祛澄;若湿困脾冒,恶心呕吐,可加厚朴苍术半夏理气和胃,燥湿健脾。

湿热蕴蒸头重与风湿犯头头重:二者多由外邪引起,但后者为在表,故有恶风。前者外感湿邪化热,或夏季感受暑湿为患,或脾胃不健,湿邪内聚,郁而化热,湿热蕴蒸,清窍被遏,则头部沉重胀重而面赤。《素问·剌热论》说:"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身热。“临床见头重胀痛,午后为剧,面赤身热,漫黄,舌苔黄腻等症。治宜清热化湿,方用清空膏治之。若热盛千湿,壮热口渴,烦躁不宁,头重而痛,应清热为主,兼以化湿,方用石膏白芷汤。

痰湿犯头头重:本证多因饮食不节,过食厚味,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而生痰。痰湿犯头,阻遏清阳,则头部沉重噜头晕耳鸣。痰湿内阻,则作疮满郁闷,呕恶吐涎,嗜睡,苔白腻,脉濡滑。其与风湿头重不同者,彼为在表而恶风,此为痰漫内阻而无表证。其与湿热头重相别者,彼见湿夹热邪而面赤身热,此则井无热象。本证以头重头晕,胱闷吐涎为特点。治宜燥湿化痰.方用二陈平胃汤,半夏白术天麻汤。

脾气虚头重与痰澄犯头头重:两者皆为内伤所致,后者乃痰湿之邪为患,属实;前者脾气亏虚,屑虚。此证多因素体虚弱,脾气亏虚;或劳倦过度;或久病耗伤脾气,清阳不升,则觉头部沉重,空痛头晕;脾胃气虚,运化无力,则纳呆便清;气血虚弱,故面色不华,舌淡有齿痕,脉缓无力。其与痰湿头重区别者,彼有痰湿之邪,而现胸院疮闷,呕恶吐涎,苔腻肣滑;此证气虚,兼有头空痛而晕,神疲乏力,舌淡脉弱等,治宜补中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升举清阳。

头重一症,有虚有实,其虚者多起于过劳伤气,或久病耗伤脾气,清阳不升而觉头重。实者必有湿邪为患,湿性粘腻沉着,上犯头部则如有物裹头,头胀而沉重,往往兼有胸院满闷,呕恶吐涎,苔腻脉滑。实证头重又有风澄、湿热、痰湿之别,只要掌握证候特征,不难鉴别。

【文献别录】

《灵枢·经脉》篇:“督脉之别名曰长强,……别走太阳,入贯瞥,实则脊强,虚则头重。”

《症因脉治·湿痰》:“湿痰之症,身发寒热,面目浮肿,恶寒头重。身痛不能转侧,呕吐恶心,烦满不渴。”

《嵩崖尊生书·头分》:“头重,......多中于气虚之人,气虚则天地郁蒸之气,升藤而上,笼结不开,虽寒天值之,亦觉温暖,故头重为湿热。”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头痛

下一篇:头昏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