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症状大全全身症状正文

瘫痪

【概念】

瘫痪或称“摊缓”,是指肢体软弱无力,肌肉弛纵不收,难于活动或完全不能活动而言。《圣济总录》:“摊则懈情而不能收摄,缓则弛纵而不能制物,故其证四肢不举,筋脉关节无力,不可枝梧者,谓之摊;其四肢虽能举动,而肢节缓弱,凭物方能运用者,谓之缓,或以左为摊,右为缓。”

古代医籍所称的“四肢不用”、“四肢不举”、“足不收”、“亸曳”“痿躄”等均属本症范畴。

此外,“偏枯”、“半身不遂”则为偏侧瘫痪,另立专条讨论。

【鉴别】

常见证候

肺胃津亏瘫痪:外感发热期,或发热后,见上肢或下肢软弱无力,手不能持物,足不能任地,甚则瘫痪,渐致肌肉瘦削,皮肤干枯,心烦口渴,咳呛痰少.胃脘嘈杂,或善食易饥,两颧红赤,咽干唇燥,舌红而少津,苔黄,脉细数。

肝肾阴虚瘫痪:病势缓慢,逐渐下肢或上肢痿弱不用,腰脊痠软不举,久则骨肉瘦削,有时麻木、拘挛,筋惕肉瞤,头晕耳鸣,两目昏花,遗精早泄,潮热盗汗,两颧潮红,低热,咽干,尿少便干,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

湿热阻瘅瘫痪:四肢或双下肢痿软无力乃至瘫痪,肢体灼热,得凉稍舒,身热不扬,面黄身困,口干苦而粘,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舌苔黄滑,脉滑。

寒湿阻滞瘫痪:颜面水肿或虚浮晦滞,四肢困重,屈伸不利,乃至瘫痪,腰脊瘦楚,或有肌肤瘙痒,足胕微肿,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滑,脉滑。

脾胃气虚瘫痪:渐见下肢痿软无力,以至瘫痪,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神疲倦怠,面色淡白无华,头晕肢困,便溏,食少纳呆,舌淡苔薄,脉细软。

阳虚瘫痪:四肢痿瘫,面色苍白,眩晕耳鸣,倦怠乏力,腰酸腿软,足跗微肿,四肢冰冷,阳痿遗精,皮肤毛发脱落,出汗异常,舌淡白,尺脉弱。

瘀血阻络瘫痪:多于外伤后立即出现下半身瘫痪,二便失禁,皮肤不知痛痒,足跗水肿.皮肤枯而薄。继而肌肉瘦削,肌肤甲错,四肢不温,胸腰或肌肤刺痛,舌质红,或有瘀血斑点,脉沉细涩。

肝郁血虚瘫痪:病人多愁善感,喜悲伤欲哭,一遇激怒则突发四肢瘫痪,然四肢肌肉虽久病亦多不瘦削,肌肤润泽,伴两胁胀痛,暖气纳呆,口苦,舌淡紫,脉弦细。

鉴别分析

肺胃津亏瘫痪与肝肾阴虚瘫痪:肺胃津亏多由温热病邪犯晡,或病后余热未清,肺热熏灼所致。《素问·痿论》曰:“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蹙也”。张子和亦云:“大抵痿之为病,皆因客热而成。”温热病邪最易耗伤津液,肺朝百脉而为娇脏,胃为水谷之海,津液之化源,热邪客于肺胃,中焦化源不足,上焦无以宣散,百脉空虚,肌筋失养,致手足瘫痪。而肝肾阴虚瘫痪的形成为肝藏血,主筋,为罢极之本;肾藏精,主作强,主骨。若禀赋不足,房劳过度,则精血亏虚,肝肾不足,无以濡养骨髓、筋脉,而成瘫痪。二者临床表现不同,肺胃津亏瘫痪,多由外感温热之邪所致,多见津液耗伤症状,如高热,面红目赤,口渴喜冷饮,咽干唇燥,尿黄便于,舌红少津,脉细数;而肝肾阴虚瘫痪主要表现为腰痠腿软,头晕目眩,耳鸣遗精,筋惕肉瞤,兼见阴虚内热之症状,如颧红唇燥,低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津少苔,时弦细数而无力。因此.二者虽均有阴津不足的表现,但致病因素不同。前者因外感所致,临床表现以实热为主;后者因内伤所致,临床表现以虚热为主。前者应祛邪保津,治宜清热润燥,养肺益胃,方用清燥救肺汤加减,若燥热伤胃,可加玉竹沙参;后者应滋补肝肾,育阴清热,方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日久阴阳两虚者,方用虎潜丸为主加味。

湿热阻痹瘫痪与寒湿阻滞瘫痪:湿热阻痹之瘫痪多因外感湿热病邪,或久居湿地,汗出入水,遇雨跋涉,以致湿郁化热,湿热互结,浸淫筋脉,造成四肢弛缓不用。亦有因醇酒厚味,饮食失节,生湿化热,蕴结筋脉,气血无以濡养筋脉,而造成四肢瘫痪。《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寒湿阻滞瘫痪多为外感寒湿之邪,或久居湿地,以致寒湿浸淫筋脉,积渐而造成;或饮食生冷,饥饱无度,致脾失健运而寒湿内停,湿邪浸渍肌肉而致四肢瘫痪。《素问·痿论》云:“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此证之发生,多先有肢困,乏力,以后渐致瘫痪。然少数可因劳累出汗,寒湿乘虚而袭,突然出现四肢瘫痪的。前者表现为湿热之症状(身热不扬,面虚浮晦滞,口粘而干,肢困,舌胖大,苔黄腻,脉滑数);后者则主要为寒湿之症状(面色虚浮而晦滞,形寒肢冷.舌胖大有齿痕,苔白滑腻,脉滑)。前者当清热燥湿,方用二妙散加和营通络之品;后者当健lfa燥湿.温散寒邪,方用胃苓汤加和营通络之品。

脾胃气虚瘫痪与肾阳虚瘫痪:脾胃气虚瘫痪多因脾胃素虚,受纳运化失职,食少纳呆.水谷精傲无以化生精微,生化之源枯涸,四肢肌肉筋脉失养,日久而致瘫痪。肾阳虚瘫痪多因禀赋不足,久病阳气耗损,肌筋失于温煦所致。前者辨证要点为四肢瘫痪,脾胃虚则食少纳呆,便溏,神疲乏力,面色淡白,四肢瘦削,舌淡白,脉虚弱。后者辨证要点为:四肢瘫痪,肾虚(耳鸣、遗精、发脱、腰脊酸痛等)及寒象(形寒肢冷,面白目清,尿清便溏,脉沉迟)明显,可资区别。前者治以补益睥胃法. 《素问·痿论》曰:“治痿者独取阳明”,“阳明者,五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柬骨而利机关也。”故调摄后天脾胃极为重要,临床上常用补中益气汤或益胃汤加减。后者当以温补肾阳法,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瘀血阻络瘫痪与肝郁血虚瘫痪:前者多由外伤引起,亦可由于久病瘀血留着.或气滞血瘀.经脉运行不通,肌筋失养所致;而后者则多由情志所伤,起病前病人有明显情志不舒,肝郁则疏泄功能失调,肝血不能濡养筋脉,筋脉失养,则四肢瘫软不用。瘀血阻络瘫痪,因外伤所致者,病情较重‘;久病瘀血停着者,病情较轻,且伴有局部肌肤刺痛,其瘫痪常按不同阶段呈现弛纵或拘挛,如迁延二年则难以恢复。后者调情志可迅速恢复,不留后遗症状,然常复发。前者可见外伤瘀血证候,如明显的外伤部位,或肌肤甲错,舌苔瘀紫,脉细涩;后者可见肝郁气滞症候,如胸胁胀满,纳呆暖气,口苦,脉弦细。前者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法,方用桃红四物汤加牛膝鸡血藤狗脊地龙等;而后者则须用舒肝养血法,甘麦大枣汤合逍遥散加减。

四肢瘫痪一症多为重症,较难治,临床须仔细辨别。辨证准确,早期治疗,方可取得疗效,如初期误治,迁延时机则多难以恢复。至于瘫痪日久,久病必瘀,临床治疗参以活血化瘀,和营通络之品,可提高疗效。

【文献别录】

《索问·痿论》:“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瘿。”

《灵枢·热病》:“痱之力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

《诸病源候论·风亸曳候》:“风亸曳者,肢体弛缓不收摄也。人以胃气养子肌肉经络也。胃若衰损,其气不实,经脉虚,则筋肉懈惰,故风邪搏于筋,而使亸曳也。”

中医临证备要·下肢瘫痪》:“两下肢重着无力,难于行动,或兼麻木、窜痛,但上肢一般正常,称为‘截瘫’,属于‘风痱’一类。风痱为‘中风’里的一个证候,本属四肢不能自主地随意调节,而主要是下肢不能活动,故张景岳说:-风痱四肢不收,痿废麻木,行走及掌握不利,甚至不能步履。用地黄饮子温养下焦水火。”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半身不遂

下一篇:筋惕肉瞤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