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症状大全全身症状正文

心烦

【概念】

心烦,是指心中烦热郁闷之状。又名烦心。《素问·五藏生成》云:“心烦头痛,病在高中,过在手巨阳少阴。”《素问·刺热论》:“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说明了心烦病位和心烦多由心热所致。

心烦与懊憹的区别是:前者心中烦热郁闷不舒;后者为心中烦热,闷乱不安,莫可言状。

心烦与烦躁的区别是:两者都有烦热不舒,但烦躁还有手足躁扰不宁的他觉症状。

【鉴别】

常见证候

阴虚火旺心烦:心烦心悸,失眠多梦,潮热盗汗,口渴颤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火炽盛心烦:心烦失眠,甚则狂乱,发热口渴,口舌生疮,赤烂疼痛,面赤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血热扰神心烦:心烦心悸,或躁扰不宁,或有请语,身热夜甚,渴不多饮,斑疹显露,舌色深绛,少津少苔,脉细数。

暑湿热郁心烦:心烦面垢,口渴身热,神疲肢重,关节痊痛,汗出不彻,舌红苔黄脉滑数。

阳明病胃肠燥热心烦:心烦口渴,蒸蒸发热,腹中胀满,大便不通,或为澹语,或见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舌红苔黄,脉滑数。

阳虚阴盛心烦:心烦不得眠,心悸易惊,或躁扰不宁,夜而安静,身冷恶寒,舌淡苔薄,脉沉细。

鉴别分析

心阴虚火旺心烦与心火炽盛心烦:二证病因大致相同,多因内伤七情,五志化火,或六淫传里化火日久,或过食辛辣之品,阳热内盛所致。共同症状为:心烦口渴,舌红脉数。但心阴虚火旺,属虚证阴不制阳,虚火内动,虚火扰神,心神失养,故见潮热盗汗,颤红,失眠多梦,心悸,脉细。而心火炽盛,是实证,其火既扰心神,又循经走窍,内盛于口舌,故见发热,失眠或狂乱,面赤,大便干,口舌生疮、赤烂疼痛,脉滑数。治法:心阴虚火旺心烦用滋阴养血,补心安神法,方选天王补心丹;心火炽盛心烦用泻火清心法,方选凉隔散或导赤散。

血热扰神心烦与阳明胃肠燥热心烦:二证皆为实证、热证,都有心烦口渴,发热,澹语,斑疹吐衄等实热的症状。二者区别是:血热扰神心烦是由温热邪气,侵入营血,心神被扰,故,心烦伴心悸兼见身热夜甚,斑疹,舌深绛,少津少苔,脉细数。阳明病胃肠燥热心烦是由千热邪与燥屎内结,燥热之邪挟浊上冲心胸而致心烦,兼见蒸蒸发热,腹中胀满,大便不通,口齿咽喉肿痛。前者治宜清营透热,养阴活血,清营汤主之;后者当缓下热结,调胃承气汤主之。

暑湿热郁心烦:是由千暑湿之邪交阻内蕴,郁于经络,经气痹阻。暑热内扰则心烦,口渴,身热,神疲。湿性粘滞重蓿,阻碍气机,故见面垢,肢重,关节疚痛,汗出不彻。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之象。治宜清暑益气,除湿健脾,方用东垣清暑益气汤。

心阳虚阴盛心烦:多由久病体虚,老年脏气虚衰,或素体禀赋不足引起心阳虚,不能温化水饮所致。辨证时以心烦或躁扰不宁,身冷恶寒,脉沉细为特征。治宜温补心阳,安神除烦,方选桂枝甘草龙骨牡妮汤,或合用干姜附子汤。

总之,心烦是自觉症状,多由热致,但也有因于寒者。可见于外感、内伤多种病症。临证首先要辨别虚实寒热,治疗时分清主次缓急。

【文献别录】

《伤寒论》:“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类证治栽烦躁》:“伤寒热在表而烦,宜散,桂枝汤。在里而烦,宜下,承气汤。在半表半里而烦,宜和,柴胡汤。在胸隔以上而烦,宜吐,枙子豉汤。其阴寒而烦,

则有恶寒跪卧及下利厥逆、吐蜕之症,宜温,温用四逆汤,蚨用乌梅丸。”如内伤阴虚火动而烦,宜生脉散加生地黄、熟地黄、获神、枣仁。或不得卧而烦,朱砂安神丸。”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烦躁

下一篇:失语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