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皮肤褐斑,即指皮肤出现点状或片状的褐色斑,不高出表皮,抚之不碍手之症。
本症在《外科正宗》中称“黧黑斑”;《医宗金鉴》称“黧黑皯黯”,后世又有“黄褐斑”、“肝斑”、“妊娠斑”、“蝴蝶斑”等称。
妇人妊娠期间,面部亦可生褐斑,分娩后多可自行消退,不属病态。
【鉴别】
常见证候
肝郁气滞皮肤褐斑:皮肤见浅褐、深褐色点状或片状斑,境界清晰,边缘不整,以颜面、目周,鼻周多见。伴有两胁胀痛,烦躁易怒,暖气,纳谷不馨,舌苔薄黄,脉弦数。
湿热内蕴皮肤褐斑:褐色斑点,斑片见于前额、颜面、口唇、鼻部,境界不清,自边缘向中心其色逐渐加深,伴身重胸闷,渴不欲饮,舌苔黄腻,脉滑数。
阴虚火旺皮肤褐斑:褐斑多见于鼻、额、面颊部,色淡褐或深褐色,呈点状或片状,大小不定,境界清楚,边缘不整,伴有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腰痠腿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鉴别分析
肝郁气滞皮肤褐斑:常因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郁化火,上犯头面,营气阻遏而发为褐斑。肝开窍于目,故以目周为多见,伴有胁痛,烦躁,暖气,脉弦等肝气郁滞症状。治宜疏肝理气,解郁清热,方选丹栀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若肝火上炎,褐斑较深,头痛,口苦者,宜清肝泻火,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
湿热内蕴皮肤褐斑:常因饮食不节,过食油腻,饮酒及辛辣炙煿之品,以致脾胃受损,湿热中阻,湿遏热伏,熏蒸头面,发为褐斑。褐斑多从目周,向口唇、鼻部逐渐加深,并可见于前额。治宜清化湿热,宣通气机,方选甘露消毒丹加减。
阴虚火旺皮肤褐斑:常因忧心思虑,或房劳不节,以致心肾阴虚,虚火上炎,营气被扰,发为褐斑,其斑以鼻、额、面颊多见,褐色较淡,兼有腰瘦腿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等阴虚火旺之证,治宜滋阴降火。肾阴虚为主者,方选知柏地黄丸加减;心阴虚为主者,方选黄连阿胶汤加减。
皮肤褐斑一症,临床多以热象为主,但有虚实之分。阴虚火旺者属虚火;肝郁气滞化火,湿热内蕴者,均属实火。其证候与肝、脾、心肾有关,应注意辨审。
【文献别录】
《外科正宗·女人面生黧黑斑》:“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黑斑,色枯不泽……”。
《医宗金鉴·面部》:“此证一名黧黑斑。初起色如尘垢,日久黑似煤形,枯暗不泽,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赤豆,大者似莲子,芡实,或长,或斜,或圆,与皮肤相平。由忧思抑郁,血弱不华,火燥结滞而生于面上,妇女多有之。”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