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鼻塞,或称鼻堵,鼻不通气,是指呼吸之气通过鼻腔时受阻而言。
在古代医学文献中,鼻塞又称鼻窒,一般认为窒,塞也。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临床上有发作性、交替性、持续性、间隔性等不同的表现。
【鉴别】
常见证候
风寒鼻塞:鼻塞呈发作性,伴鼻流清涕,打喷嚏。全身症状有发热、恶寒等,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风热鼻塞:鼻塞重,呈发作性,流黄涕,伴有发热、头痛、恶风、汗出、口渴、咽痛等症,舌苔薄黄,脉浮数。
肺经郁热鼻塞:鼻塞日久,呈间隔性或持续性,涕粘黄,伴头胀闷,嗅觉差,记忆力减退,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肝胆湿热鼻塞:鼻塞涕多,黄浊而臭,缠绵日久,嗅觉较差,记忆力减退,伴有咽干、口苦、目昏耳鸣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肺脾气虚鼻塞:鼻塞,左右交替出现,或时轻时重,遇风冷加重,鼻涕或粘或稀,鼻内胀闷,伴气短乏力,头昏头重,咳嗽痰稀,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肺肾阴虚鼻塞:鼻塞呈持续性,时轻时重,鼻干鼻痒,干痴气臭,嗅觉减退,咽干咽痛,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气滞血瘀鼻塞:鼻塞日久,呈持续性,逐渐加重,嗅觉迟钝,鼻涕粘少,舌质黯,脉细弦。
鉴别分析
风寒鼻塞与风热鼻塞:二证均为外感风邪所致,风寒鼻塞,系风寒犯肺,肺气失宣。风热鼻塞,因风热上扰,鼻塞不通。前者以鼻流清涕,鼻粘膜稍红为主,后者鼻涕黄稠,鼻粘膜红明显。因风寒者,当疏风散寒通窍之法,用辛夷散。因风热者,宜疏风清热通窍,桑菊饮合苍耳子散主之。
肺经郁热鼻塞与肝胆湿热鼻塞:二证虽皆为热证,但前者为风热之邪逗留肺系,气机失调,肺失清肃所致,症见鼻塞、粘黄涕,宜疏风清热,排脓通窍,方选苍耳子散。后者为肝胆湿热,移热于脑而成,症见鼻涕多而且黄稠有臭味,并有头昏等症,当用化浊解毒,清肝胆湿热之法,方用猪胆藿香丸。
肺脾气虚鼻塞与肺肾阴虚鼻塞:二者皆为虚证,但前者为肺脾之气虚,肺气虚则卫外不固,遇冷加重,脾气虚则运化失职,湿浊上犯于鼻,故鼻塞,涕粘或稀,鼻窍肌膜肿胀色淡.并伴气短,咳嗽,纳差,便溏等症,治宜补益肺脾,祛湿通窍,方选温肺止流丹合补中益气汤。后者为肺肾之阴虚,阴津不足,鼻失荣养,虚火内生,灼损肌膜,故鼻腔宽大,肌膜干燥,萎缩,干痂附着,味臭为其特点,治宜滋肾润肺降火,方选增液汤合百合固金汤。
气滞血瘀鼻塞:邪毒久留,阻塞经络,气血流通不畅,其表现以鼻塞日久,持续不解,嗅觉迟钝,鼻腔肌膜肿胀增厚,鼻甲肥大质硬,凹凸不平为特点,治宜调和气血,化瘀通窍,方选通窍活血汤。
【文献别录】
《东坦十书》:“若因饥饱劳役,损脾胃。生发之气既弱,其营运之气不能上升。邪塞孔窍,故鼻不利而不闻香臭矣。宜养胃气,使阳气、宗气上升,鼻管则通矣。”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