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末,新冠疫情打破了喜庆的春节。人心齐,泰山移。在这个抗击疫情的战场上,活跃着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积极响应学校、医院团委号召,挺身而出、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的青春乐章。他们就是四川省中医院青年突击队。
四川省中医院青年突击队由武汉小分队、防控小分队、医疗小分队的272人组成。他们是四川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他们中有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疫情防控先进个人1名,四川省五一巾帼标兵1名,成都市青年突击手1名,有青年榜样“青羊区吴彦祖”。他们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央视13台《朝闻天下》以《战疫情——为了12年前的情谊》和央视12台《道德观察》抗疫系列节目《你的名字》为主题进行了专题报道。
(一)战疫最前线,青春显担当——武汉小分队
支援武汉,义不容辞。从大年初一开始,四川省中医院先后派出三批人员,共计32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前往武汉,其中卢云作为四川唯一一名中医专家加入国家卫健委成立的重症救治专家组,开展重症病例的中西医结合巡诊工作。他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一直坚守在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武汉协和肿瘤医院、武汉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他们中最长援助时间已有60天。
想尽办法,“艰难”抵鄂。为了来武汉,他们都想了不少办法。25岁的孙雪逵在得知医院第一批人员名单中没有自己时,反复给领导打电话请缨上战场,要求把女同事换下来。他说:“作为突击队成员,就应该有多一份的担当,多冲锋在前。”28岁的钟永建在请战获批后,一直拖到临出发才告知家人。“我跟父母谈好了‘条件’,每天必须电话报平安。”
最危险的地方,大家轮流顶上。由于现在武汉重症病人急需各种深切治疗,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在重症病区开展ECMO治疗,他们在挑战面前挺身而出,积极响应省队号召,主动与他队不会这些技术的队员调换,去到更艰苦的岗位。由于很多患者做了插管手术,每两小时需要通过翻身进行俯卧位通气。每次跟插管重症患者翻身,既耗费体力又有危险。在翻身过程中,插入气管的管道与气管发生摩擦,会引发患者咳嗽,进而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飞沫,因此,站在患者头部的指挥人员被感染的风险最大。而这个位置基本都是他们轮流“坐庄”。最多的一天,有人先后6次站在了那个位置。
掀起中医热,他们给患者带去了别样的感受。“青羊区吴彦祖”“枣子巷任达华”作为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员,他们在防护服写上自己的外号,便于分辨对方的同时给患者带来些许欢乐。他们教会患者中医传统功法、配合五音疗疾,帮助患者肺功能康复的同时努力为患者带去更多的心理支持与康复的信心。
在与疫情“风暴眼”——“华南海鲜市场”仅距四百米的武汉协和肿瘤医院。为确保“分区分类”精准施治,他们将危重的患者划为“红区”,以自拟方“川方I号”为基础,辨证论治,一人一方;将重症的患者划为“黄区”,以国家指南方加减;将对病情较轻的患者化为“绿区”,直接用国家指南协定处方,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所有的病人喝上中药。经过10天的临床治疗,队内中西医结合模式得到了患者的肯定,由原来的将信将疑,讯速变成“中医粉”,天天追着医护们要中药喝,他们觉得只有喝到中药才算是“治疗到位”。
向党靠近,争做堡垒。纷纷递交入党申请书,因为他们想成为更坚强的堡垒,他们在前线对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们切身感受到,只要组织在身边,自己就没有后顾之忧,就可以大胆往前冲。他们也想成为这样的堡垒,给身边的人带来依靠,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二)真诚奉献是他们亮丽的青春底色——防控、医疗小分队
院内防控,义不容辞。庚子年伊始,全国疫情告急,成都疫情防控任务也十分艰巨,四川省中医院医护青年踊跃报名加入到发热门诊、发热病房前线。同时还有院内行政青年职工行动起来,组建测温小分队,在医院各个出入口布点设防,把好院内防控的第一关。
规培研:“热干面”加油,“担担面”和你并肩战斗!小梁、小杨,两位同学系2018、2017级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研究生,春节假期未回家,按照科室年前已值班1轮,小梁同学表示“我们很好,诊疗中防护到位,目前科室老师、自己有序值班,科室对待学生等同本院医生,这是我份内之事”。汤笑尘,2019级并轨专硕,他说:疫情当头,他有过恐惧,也产生过避而远之的想法。但当他想到老师们放弃休假、返岗奋战的时候,想到还有很多患者需要得到救治的时候,他放下了恐惧,毅然踏上了归程。
无偿献血我先行,奉献爱心我担当。疫情告急,血库告急,四川省中医院一位ICU医生,他叫张楷晨,是个90后小伙子。当疫情发生,他第一时间报名远驰武汉,虽然没有成行,但他坚信:“守好大本营依然是天职所在,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当看到号召“用爱抗疫,因情献血,为生命加油!”的倡议时,那腔奉献自己、帮助他人的热血再一次涌上心头,以这种方式完成了自己用爱抗疫的心愿。(成都中医药大学全媒体中心)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