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考察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提出推进中医药产业化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发展中医药作出重要指示。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横琴新区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时提出,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
2、屠呦呦作为中医药行业唯一代表,入选改革开放40年百名改革先锋
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屠呦呦因致力于中医科研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荣获改革开放40年改革先锋称号。
3、中医药扶贫深入推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把中医药扶贫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中医药系统全面动员,深入推进。统筹推进中医药健康扶贫,贫困地区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扎实推进中药材产业扶贫行动,带动贫困地区生态种植、绿色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定点帮扶山西省五寨县,全力支持该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4、中国“藏医药浴法”成功列入人类非遗
11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批准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继2010年“中医针灸”申遗成功后,包含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再次列入人类非遗。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等13部委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全面传承保护少数民族医药。
5、纪念毛泽东西学中批示六十周年大会召开,中西医结合成果丰硕
10月11日,纪念毛泽东同志关于西医学习中医批示六十周年大会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何维、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出席并讲话。60年来,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已成为我国医药卫生制度的突出优势。4月13日,陈竺等人因综合中西医学智慧治疗白血病的研究,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舍贝里奖。1月8日,寰枢椎脱位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体系的创建与临床应用等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6、国家中医药局与世卫组织签署合作备忘录,推动传统医学全球发展
12月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世界卫生组织签署《关于传统医学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内容涵盖标准规范、临床指南、数据整合、资源利用、能力建设等。本次签署谅解备忘录是对习近平主席2017年访问世卫组织成果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代表着我国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贡献,有利于增强我国在推动全球传统医学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影响,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提高中医药服务和产品质量,并为下一阶段中医药高水平走向世界、融入主流医学夯实基础。
7、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实施,99名岐黄学者选出
12月24日,岐黄工程——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第一阶段遴选完成,99名岐黄学者名单公布。这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根据《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实施方案》部署,组织实施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的具体举措,对发挥领军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有重要意义。
8、首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发布,中医药法配套文件逐步完善
4月1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牵头制定并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收录方剂100首。6月,《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简化注册审批管理规定》出台。中医药配套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已出台4部部门规章、2个政策性文件、1部省级地方性法规,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在各地顺利开考。
9、首次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举办,大赛参与度超过6000万人次
12月16日,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大赛总决赛在京举办。大赛以“生活处处有中医”主题,历经全国海选、各省选拔和全国淘汰赛、复赛、总决赛,共有56万人注册答题,大赛关注和投票参与度超过6000万人次,参赛报名机构近3000家。大赛是中医中药中国行第三阶段活动——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的组成部分,6月起,中医中药中国行——2018年中医药健康文化大型主题活动在全国各省(市、区)陆续启动。10月,中医中药中国行走进香港、澳门。
10、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大会召开,各省积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
2018年是李时珍诞辰500周年,6月5日,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暨湖北省中医药振兴发展大会召开。积极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日益成为各地党委政府的自觉行动。10月,甘肃省政府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2018年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召开。5月,四川省政府召开全省中医药发展大会,12月印发《关于开展“三个一批”建设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北京市医药分开中医药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全市占比不到的中医资源提供了近30的服务。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