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4%的乡镇卫生院设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占比分别达89.95%、75.86%,2015年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人次占诊疗总量24.46%,比2010年提高了7.2个百分点,所有街道、乡镇都开展了规模化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至2015年底,浙江省宁波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成了“十二五”规划,“基层中医化”走在浙江省前列。
宁波市市长卢子跃在肯定宁波中医药工作发展的批示上提出:要推动宁波中医药发展再上新台阶,造福于民。
近年来,宁波中医药工作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政府全面强化中医药发展保障平台。2010年6月,宁波市政府经深入调研后,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政策保障,确保财政列支中医药事业费逐年增加。宁波将各级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中医药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分别列入市政府“全市重点改革任务”。“十二五”以来,该市城乡普遍开展中医药服务基本条件标准化建设,其中8家县(市、区)级中医院有7家达到“二甲”及以上,街道(乡镇)普遍创建能提供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的中医馆或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其投入基本由财政兜底。“十二五”以来,全市中医事业正常经费从2009年的0.69亿元增至2014年的1.19亿元,年均增长率11.24%;2014年全市中医类专项补助1.65亿元,同比增长29.4%。
2010年,宁波市开创了两项中医类经常性补助的先河:一项为政府购买中医药服务,市、县两级财政分别对同级中医医院、综合性医院按每中医门诊8元/人次、中医住院每床位15元/天的标准给予补助,切实解决了中医药服务的补偿问题。另一项为财政资助中医药人才成长,全市各级中医院和乡镇(街道)卫生机构新招大学本科及以上中医药专业毕业生的,由同级财政按“人头”数安排人才成长经费,此项“人头费”连续向单位补助3年。此外,积极开展市、县两级名中医评选和师带徒工作,市级财政按每继承人每年2万元的标准予以专项补助。首批40名继承人经过3年的跟师习医,已成为基层年轻中医临床骨干。
其次,宁波中医药工作快速发展得益于不断完善中医药发展的服务平台。首先体现在抓好中医药服务网基础升级上。宁波现有中医类机构145家,其中15家拥有中医床位2630张,床位数较5年前增加39.5%。各级政府在区域卫生规划中不断加大对中医院基本建设投入。目前,宁波市中医院二期以及余姚、慈溪、奉化、宁海、象山等县级中医院改扩建项目正在推进中,总投资达24.9亿元,建成后床位新增1380张。宁波5家县(市)中医院已全部入围国家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程的首批试点医院。
在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方面,市、县级中医院均设基层中医指导科,对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中医药业务技术全程系统指导,并通过接收进修、巡回医疗、下派培训和专科合作、对口支援等形式,促进优质中医药资源逐级下沉基层。
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宁波创建了由市中医院牵头、11个县(市、区)共同参与的区域中医药适宜技术基地。该基地负责适宜技术项目筛选和技术培训、科普宣传等。2015年派遣专家到各县(市、区)举办专题培训16次,受训890余人次,共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15项,服务患者1.5万余例次。此外,通过多种宣传形式,促使全市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率,行政村和社区为83.86%、92.98%,家庭为81.26%。(中国中医药报)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