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的“求是杰出科学家奖”颁奖大会上,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教研室主任张亭栋教授因在使用砒霜(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上所做出的奠基性杰出贡献,获得了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为他颁发的100万元奖金。张亭栋的获奖,让公众的目光再次聚焦到神奇的中药砒霜上。
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是砒石经升华而得的精制品,外观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能溶于水、乙醇及酸碱类,加热则升散而发蒜臭,主要成分为亚砷酸(即三氧化二砷),为最具商业价值的砷化合物。《开宝本草》和《玉楸药解》中称其“味苦酸,有毒”、“辛,热,大毒”,认为其毒性比砒石更剧。历代医家启用砒霜时,均慎之又慎。
砒霜作为一种剧毒物质,入药在中外都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但长期以来人们不能确定砒霜单独用药能否治病,又对何种疾病有确切的疗效。在民间验方基础上,经过数年研究,张亭栋最早于1979年在与合作者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三氧化二砷是抑制白血病的有效成分,其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效果最好。
砒霜为何这样神奇?为什么能让恶性肿瘤“缴械投降”?20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血液研究所王振义、陈竺两位院士联合张亭栋教授等人分别从临床观察和机理探秘中进行科研,结果发现,砒霜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并使癌细胞凋亡——即使其走向程序化死亡的“自杀”之路。世界著名的《血液》杂志发表了由陈竺和张亭栋撰写的论文,并在封面刊登了通过DNA染色观察治疗前后对比的骨髓论文附图。该杂志这样评价说:“这是篇创造性论文,首次发现三氧化二砷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科研结论,是继维甲酸之后,中国学者在本领域内的又一次重大突破。”世界驰名的《科学》杂志也以“古老的中医学又放出新的光彩”为题予以报道。
之后,源自民间中药偏方的制剂室产品“亚砷酸注射液”,终于在抗击“血癌”攻坚之路上脱颖而出,被视为“在国际血液学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1999年,“亚砷酸注射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期限为20年;同年下半年,该药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二类新药。2000年9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经过验证后亦批准了亚砷酸的临床应用。目前,“亚砷酸注射液”已成为哈医大一院临床一线药物。迄今为止,这家医院的血液科已收治来自全国30余个省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6000余例,完全缓解率高达91%以上。在对244例病人长期随访中,有126例已存活5年以上,其中有近1/3已存活10年以上。
求是基金会在颁奖词中这样评价说:“张亭栋的成就,是我国在单体化学药物方面得到世界公认的屈指可数的成就之一。他的发明通过与合作者的研究在1990年代后推广全国,其后推广到全世界,成为今天全球治疗APL白血病的标准药物之一。”
在此之前的2011年9月,张亭栋教授和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还共同获得了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在颁奖仪式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这样评价张亭栋:“三氧化二砷,堪称中国过去一个世纪最重要的一项来自中药的药物发现。在以个体科研小组模式研究中药抗癌的过程中,张亭栋是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治疗作用的主要发现者。”
据求是基金会介绍,“求是杰出科学家奖”是该基金会最重要的奖项。除1994年设奖当年曾一次性为10人颁出该奖外,此后有多年空缺。至今,仅有24位中国科学家荣膺此奖项。(中国中医药报)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