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使用“积极”二字,令人振奋。多年来,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中医药工作的相关表述都沿用“扶持”一词,而今年强调“积极发展”,既是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作用和地位的充分肯定,也是中医药事业自身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体现,昭示了中医药将迎来更好更快发展的新常态。
让我们回放一下这几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中医药工作的有关表述:2011年,报告强调“大力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2012年,报告提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2013、2014年,报告仍然提出“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虽有字词调整,但每一次“扶持”都是关键词。然而,今年的关键词是“积极发展”,是一次质的改变。从字面看,扶持,有搀扶、支持、帮助之意,扶持的对象必然属于弱势;而积极发展则是肯定的、正面的,积极发展的对象是有朝气有活力富有生命力的事物。
当下,中医药不仅是独特的卫生资源,也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预示着中医药将跨越多个领域,整合多种资源,延伸诸多业态,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和活力的新兴产业,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扩需求做出重要贡献。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增长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中医药最有可能打造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品牌和民族产业品牌。
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雁塔区电子城街道二〇五所社区调研基层中医工作时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更加坚定加快中医药发展的信心。这次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将中医药事业由“扶持”上升为“积极发展”,中医药发展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党和国家对中医药发展赋予的新内涵和新期望。
大鹏展翅九万里,鹰击长空正当时。我们要凭借一如既往的奋斗精神,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积极作为,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的新发展。(中国中医药报)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