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人民日报》消息,2010年以来,重庆荣昌提出以“计工分”形式兑现村医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的改革思路,政府与村医签订服务合同,让乡村医生抢“工分”,建立政府购买村级卫生服务的新机制,实现了多赢效果。
很长一个时期,我们都在纠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不仅广大民众连声叹气,政府也是倍感头疼。尤其在一些边远地区,群众更是因为看病不方便或者看不起病而饱受病痛的折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从中央到地方都积极推出了一系列强力举措,例如,通过积极构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有效缓解了广大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我们知道,村级卫生组织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是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而乡村医生则是乡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守门人”。但我们也知道,乡村医生工作条件差、待遇低、任务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乡村医生积极性不高、服务效率不高、人才流失严重等现象。从这个角度讲,建立稳定的乡村医疗卫生组织和队伍,无疑是撑起农民健康“保护伞”的重要一环。
应该说,在过去传统体制下,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果往往却是投入产出效率极低,有限的财政资金在层级制的管理体系中无谓耗损,还导致政府职能越位与缺位并存,机构重复建设,变成“养人、养机构”的一种制度漏斗。就此而论,要改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状况,就必须在相应的体制、机制改革上下功夫。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去改?相关专家指出,坚持政府主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探索建立政府购买村级卫生服务新机制,可以有效提高村级卫生组织的服务效率,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事实证明,新机制确实带来了新活力。比如,荣昌区以“计工分”形式兑现村医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政府与村医签订服务合同,让乡村医生抢“工分”,建立政府购买村级卫生服务的新机制,同时政府跟进量化考核,确保服务质量,切实让村医多劳多得,村民少烦少恼,真正做到了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实现了多赢效果。
我们看到,当地实行“工分制”,收入待遇立见分晓,极大地调动了村医的积极性,不再是“在岗村医被动干,离岗村医要补助,干多干少一个样”;实行“工分制”,使当地基层卫生室管理更规范,过去管理松散,村医都在家上班,村民看病基本靠喊,而现在村医都按时坐诊,主动服务意识强了;实行“工分制”,大幅提升了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例如当地2014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管理率平均比2010年提高了4倍多,居民满意度也由62%上升到81%……可以说,实行“工分制”,通过政府购买村级卫生服务的模式,有效解决了由于过去集权式的指令和监管体制而带来的行政管理体制僵化的问题。
毫无疑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民分忧,为民解困,让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方便看病、能够看病,是基层政府应尽之责。笔者认为,只有不断深化基层改革创新,全力激发基层卫生服务活力,提高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效率和质量,才能真正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国中医药报)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