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李梢课题组获悉,该课题组从分子网络角度发现了慢性胃炎寒、热证患者生物标志和舌苔菌群标志,使得中医寒热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又获新进展。这项成果从机体与环境两方面加深了对证候生物学基础的认识,为辨证论治、舌诊的科学阐释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也为个体化诊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近期在英国《自然》出版集团的《科学报告》上,连续发表了该成果的两篇论文。
李梢教授2007年构建了寒热证的分子网络,并提出证候研究的一种新思路:以分子网络平衡观点来阐释证候生物学基础,并利用网络关键节点来发现证候的生物标志物。此后,他们将网络的思路与方法用于临床。
通过多年努力,课题组从慢性胃炎典型的寒证、热证患者中,发现了寒证、热证存在能量代谢与免疫调节网络失衡的两种基因表达模式,进而通过检测网络关键节点,发现了寒热证患者的生物标志,且寒热证的生物标志物在浅表性胃炎到萎缩性胃炎过程中基本稳定。同时,李梢课题组还首次开展了中医证候的舌苔微生物组研究。该项工作与清华张学工课题组合作,对慢性胃炎寒、热证患者和正常人的舌苔微生物组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舌苔微生物群落是区分寒、热证患者的一种新型生物标志,并构建出了寒、热证相关的舌苔微生物网络。成果表明,寒热证候的形成具有特定的分子网络基础,同时与人体微生物系统密切关联。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