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养老问题是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关注的焦点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许树强说: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数据显示,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4.8%。老年慢性病患病人数持续增加,2013年将突破1亿人大关。我国正面临着人口快速老龄化与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相交织的严峻形势。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丽水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雷后兴,也把目前的老龄化问题概括为老年人口众多、未富先老态势明显、服务保障不足三方面。
面对银发潮 中医药养老服务缺位
面对悄然而至的银发潮,我们不能只是惊讶。许树强说:“WHO曾提出‘健康老龄化’是解决目前全球老龄化问题的奋斗目标,其内涵与我国传统所追求的‘健康长寿’是一致的,它不仅体现为寿命长度,更重要的是寿命质量的提高。”
当前,我国约2亿老年人中近一半都患有慢性病,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年增长率在4%以上;于是就有了:老年慢性病人群急需中医药综合延续治疗、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渴求解决其人体功能障碍的问题。
据统计,在过去的20年中,已经有数百万“失能人群”从中医康复服务中受益,但这与现实要求相比仍然相去甚远。面对如此庞大的医疗需求,亟待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使之与现代医学一起承担起实现“健康老龄化”的任务。
而目前中医药在养老康复服务领域还存在很大空白。中医老年医学、康复人才普遍缺乏,康复服务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康复养老机构举步维艰等,这些都限制了中医药特色优势在老年保健康复领域中的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残联副理事长、山西省脑康医院院长郭新志,是以中西医综合治疗老年性痴呆症和小儿脑性瘫痪的知名专家。她说有许多失能老人和失独老人健康养老问题突出,成为家庭、社会的沉重负担;对于老人来说,不止要活得长更要活得健康。中医药是最适宜国人体质的,尤其是脏腑功能减退的老年人,不能指望他们单纯依靠西药解决健康问题。这需要国家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中医药养老康复事业的发展。
寻找中医药养老服务着力点
老年患者多了,正是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大有可为之时。雷后兴认为,应充分利用传统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参与老年疾病的防控,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雷后兴认为,首先要从战略高度审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切实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对策体系的“顶层设计”,提前做好前瞻性的制度规划和安排,然后才是在各个战术层面(如中医药医疗、康复、养生及机构建设等)拿出具体应对方案。
郭新志认为,随着国家卫生工作战略前移,改变了以往“重治疗、轻预防”的思想观念。因此,解决养老问题一定要帮助老年人知道如何顺势、自然地生活,预防疾病。中医药要走进社区、家庭,为基层医务人员和群众补上中医养老这一课;并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更方便的剂型。同时,要将老人在各级中医康复养老机构中的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畴,为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人得到所需的康复医疗照顾提供政策保障。
针对如何推进中医康复养老机构及其服务的发展,许树强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他说,一要鼓励和引导条件较好的部分地区率先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示范意义、以老年人康复医疗服务为特色的中医康复养老机构。根据老年人康复、护理和日常健康照顾的需求,从规划设计、功能布局、场地设施、专业人员构成和专业设备等方面突出中医康复医疗服务专业特色,并在资金、土地、人员编制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植。同时,应鼓励民间和境外资本投资兴办以康复医疗服务为特色的老年养护机构。
二是有关部委和行业加强协作,充分利用、合理配置现有医疗、康复和护理资源,选择部分符合条件的疗养院、二级医院、社区医院,向有中医药特色、以康复医疗服务为优势的康复养老机构转型,逐步形成覆盖全国的三级康复养老服务体系。
三是加强中医康复养老机构的能力建设。重视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康复知识与基本技能培训,有计划地引进康复医学和其他相关专业人才,提高现有养老机构的康复医疗水平和处理老年人突发性疾病的应急处置能力。此外,还要根据老年人特别是失能老人的特征和需求,研发科学有效、安全实用的老年康复用品用具。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