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高级人才的重要阵地,如何在当前的改革大潮中担当新的使命?陕西中医学院提出实施“六大工程”提升学院综合实力。
实施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该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加强培养、培训、交流,确保师资队伍质量不断提高。在人才引进上,重点抓好高端人才、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在人才培养上,重点抓好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围绕“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基层学术组织建构方式,建立有序的团队协作模式和合理的业绩分配机制,提高师资整体活力。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构建学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新机制,做好管理干部队伍的选拔任用、监督考核,解决好管理干部的后顾之忧,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管理干部队伍,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
在全员岗位聘任中,建立健全“重实绩、重贡献、重目标”并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教学科研岗位聘任制和收入分配制度;以学科建设需要为导向,以职称评聘为杠杆,鼓励进修访学、攻读学位和合作交流,丰富教师的学术阅历;通过政策引导、岗位刺激,鼓励挂职锻炼、在岗培训,提高中青年师资的应用实践能力、社会服务与拓展能力。注重教师的思想素质、学风和科学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等的培养。完善教师考核办法,按照科学有效可行的原则,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评价体系,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把考核作为教师聘任、晋升、奖惩的依据。
实施教育教学质量工程,提高人才质量。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该校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校承担的中医、中药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项目的示范作用,要求各专业都要更新教育观念,按照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的实用性人才的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强化后期临床教学,加快实验室建设步伐。在现有理论加临床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整合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资源,强化临床教学。对全校教学和科研实验室进行整合,成立了陕西中医学院实验中心,统一管理全校实验室等。
此外,该校还成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负责全校各类学生培养质量的监控与评估工作。进一步完善校、院(系部)、教研室三级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断完善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建立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质量评价体系与相应的奖惩制度。
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该校结合应用型学科的服务领域,主动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扎实做好产学研结合,实现学科建设“四个对接”:即有效对接学科发展前沿、国家科技战略、区域科技重点、企业科技需求。在面向临床、服务企业的基础上,促进学科科研方向重点向解决制约中医药发展瓶颈问题、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目标,以及解决中药企业重大科技需求凝聚。学校通过实施“大成果培育计划”、“大项目培育计划”、“大平台培育计划”、“优秀团队培育计划”,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水平,强化科研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
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该校与西安、咸阳、铜川等地市政府开展中医药科技、文化、医疗、产业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更多的企业建立能够开展实质合作的联合实验室或中心,通过联合承担重大课题、委托研究、将有重大影响的中医药成果转化给制药企业等方式,为国家、行业或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实施“特色强院”工程,提高附院医疗、教学水平。该校在两所附院现有优势专科的基础上,确定名科建设点,从人员、场地、设备、政策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在医疗、科研、教学上压担子,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职责。要求医院着力凝练医疗特色,加大中医优势病种及中医药特色疗法的发掘与应用,提高中医药预防保健、康复服务能力。
实施大学文化工程,创建特色鲜明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该校确立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不断加强优良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大力营造崇尚科学、严谨求实的良好风气。加强大学学术文化建设,形成尊重学者、崇尚学术、追求真理的文化氛围。同时,加强制度文化建设,进一步贯彻依法治校方针,尊重教育规律和办学实际,不断完善合理可行的教育教学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有助于提高学校管理法制化程度的规章制度体系。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把师生员工的个人奋斗目标引导到学校事业发展的目标上来,使师生员工的进取心、事业心与学校长远发展的目标相结合,并转化为具体的目标理念和行为准则,形成持久的学习、工作动力。加强环境文化建设,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环境。
实施校园基本建设工程,建设节能环保、功能齐全的绿色校园。该校不断完善新校区建设规划,做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使用方便,满足教学、科研、学生实习、体育运动、生活休息、行政办公、教工生活需要,努力把校区建成多功能、园林式、富有浓郁中医药文化特色的现代化校园。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