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潺潺流淌的古乐声中,浩如烟海的一帧帧中医药画卷,行云流水般徐徐展开:从伏羲、孙思邈到李时珍,从《黄帝内经》、《脉经》到《本草纲目》……中医药五千年的历史变迁,伴随着低沉而磁性的英文解说,如时空交错般尽收眼前。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制作的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的英语宣传片,不久前在埃及开罗举行的2011世界信息峰会大奖发布会上播放,反响热烈;此次“电子健康与环境”组别大奖获得者——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在160多个国家的460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大放异彩。
虚拟的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网站,是集中医药收藏、展示、科普、教育和研究于一体的数字化、多功能平台。它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牵头资助,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制作完成,分为中文版和英文版2个版本。
作为英文版制作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项目组负责人的人文学院教授方廷钰、基础医学院教授贾德贤和针推学院副教授嵇波一行3人,受大奖组委会邀请,赴开罗出席发布会及颁奖仪式。世界信息峰会大奖是全球互联网领域的最高奖项,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针对数字内容的大奖。本次大奖分8个组别进行竞选,按照原创性、影响力和对其他国家可以发挥的作用等原则,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参加了“电子健康与环境”组别的角逐,被评为该组别最优秀的5个作品之一。
说起发布会现场,方廷钰难掩内心的激动:“世界信息峰会主席Peter A.Bruck,特意跑到我们的座位上和我们握手,说:‘你们做得太好了!’”
由于世界信息峰会大奖99%的评委不懂中文,博物馆英文版就成为评审的唯一依据。为创建全世界首家用英文全面介绍中医药的网站,北京中医药大学集合中医专业和英语专家团队,历时3年完成了中医文化与历史馆、中药馆等12个展馆的设计。
文化与历史馆表现了中医治疗经验和理论不断丰富的过程,介绍了诸多中医经典、名医大家;在中药馆,百种常用中草药图文并茂,通过中药小故事、炮制知识、中药百年老店等,展示了中药发展史及神奇疗效;医疗馆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五脏的阴阳平衡,介绍了“望闻问切”在诊疗中的应用,并推荐了一些北京的中医医疗机构;针灸馆和推拿馆,展示了多种针灸、推拿、拔罐用具,以及多种常见病的推拿手法等;在宫廷医学馆,可以了解中国历代帝王的医疗、养生记录;养生馆强调勿违四时、起居有节的生活方式,并指出体育锻炼、情志调节、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在美容馆,除了天然药物、食物、针灸、按摩等美颜方法,还提供了古代皇家贵族的养生美容秘方;气功馆通过《行气玉佩铭》和《导引图》等,展示了气功发展的历史,介绍了太极拳、五禽戏、易筋经等;科技馆侧重于各个朝代的中医科技成就,包括炼丹术、古代解剖学、人痘接种术等;教育馆展示了中医古代师承教育、经典教材,以及现代中医教育体系等;国际交流馆以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历史事件,再现了古今中医药国际交流。
和中文版相比,数字博物馆的英文版本做了大量创新,更符合国外受众的需求。贾德贤介绍,考虑到面向不了解中医药以及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士,项目组先后咨询了大量外国专家和留学生,听取意见后,确定了“以科普为主,逐步深入”的原则,确立了“以图代文”的创作理念,利用大量的图片、动漫、视频等,将抽象的中医药理念和诊疗方式,变得深入浅出,便于理解。网站有图片近千张,漫画280幅,视频40个,动画60个,均根据中文脚本作者的创意完成。轻点鼠标,或可观看经络巡行路线的动画演示,或可学习肩周炎、颈椎病等常见按摩手法,或可欣赏太极拳、八段锦的一招一式等,内容丰富,一目了然。
面向国外读者,中医药数字博物馆的英语翻译力求简洁、准确、规范。项目组采用了目前国内外公认的中医术语翻译方法,结合自身的研究成果,制定了中医术语翻译标准和行文体例,把各馆中医内容的英文翻译统一风格,文字简短、平实、流畅,语法规范。在中外专家审定会上,被专家评为看到的最好的中医药英文翻译版本。
没有时空的阻隔,没有语言的屏障,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是向国际传播中医药的成功典范,让全世界人民,不出家门便能领略到中医药的魅力。正如世界信息峰会大奖的评审团所言:“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网站,拥有中英文2个版本……作为内容丰富的中医药和中国养生馆和百科全书……积极地弘扬了中医药和中国养生理念,让当代民众,包括说英语的民众在内,分享了这一古老的科学,因此我们选中了它。”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