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信息中医新闻正文

中医院医改让农民得实惠

“一座破砖瓦房院子,缺人、少药,看不了啥病,条件差得很”,“要不是还可以给娃打疫苗,早都记不起这还是卫生院”。提起曾经的阎良区武屯镇卫生院,人们很少能记起它还有医疗卫生服务的功能。

然而,去年纳入区中医院管理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门诊量年均3万人,较上年增长66%,首次超出区中医院的门诊量;每日中药使用量达到50~80服,月收治住院患者均在30人以上。

改制,盘活了基层医疗资源

目前我国的医疗体系多呈树状,城市体系如树干,粗而壮,而乡镇则如树枝,细而小,这就造成城乡医疗服务的不均等,“看病难”在广大的乡镇农村更为突显。 “有了好政策,树枝也可以变成树干!”阎良区中医院院长惠增龙深知卫生院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满足不了群众需求、中医药服务得不到延伸,症结就在于体制的制约。

阎良医改恰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原有体制建制开刀。在区政府支持下,武屯镇卫生院整体纳入区中医院管理,人员统一使用,惠增龙兼任两个院长,在体制上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同时,将基层卫生院和区中医院相对应的科室进行合并,实行科室纵向管理,延伸服务。区政府每年还给基层卫生院 50万元保障基金,设置20万元奖励基金,促进基层卫生院的发展。

资源被盘活的武屯镇卫生院,新设了中医服务区,改建了住院部,配备了妇科,购置胎心监护仪和常规诊疗仪器、熏蒸床、中频脉冲治疗仪等设备。半年后,改制活力初显:门诊量较往年同期增长50.2%,住院病人增长100%,中医药使用率达到30%。

激励,调动了医生的积极性

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到基层工作,是延伸中医服务的关键所在。

人员编制统一化的区中医院,选派具有执业医师以上及相应职称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武屯镇卫生院工作,并安排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内、外科主任定期到基层卫生院坐诊,大大提升了基层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基层卫生院服务能力。同时,区中医院和卫生院制订相应的绩效考核方案,对一线和重点科室进行倾斜,对下派到卫生院工作的人员实行相应补助,调动了医生走下去的积极性。区中医院医师周世青告诉记者,在武屯镇卫生院工作一年,收入比以往增加1万多元。

在武屯镇卫生院中医康复科工作的张玲文今年24岁,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上班才一年多,她在当地群众眼中已是颇为能干的张大夫了。她说:“基层卫生院动手机会多,能锻炼人,对个人的成长非常有益。”

如今,武屯镇卫生院的中医执业医师从2名增加到了8名,技术力量显著增强。人才的流动,给卫生院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管理经验,也让群众从中感受到了变化:昔日破落的院子规整了,技术好的医生越来越多,信任程度明显增强,他们也更愿意在家门口看病了。

目标,让群众少花钱看好病

2011年4月,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阎良区调研后说:“阎良区医改的可贵之处是建立了有效的人才派出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为群众节省了交通、就诊等方面的费用,使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

患有脊髓炎后遗症的王改兰老人,之前一直在区中医院请熊大夫治疗,一年下来,除了诊疗费、药费,看病来回路上花的饭费、路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今,熊大夫下派到武屯卫生院工作,她和老伴直接在卫生院看病,在这里,不仅少去了路途的颠簸和不必要的开支,而且医保报销比例也高达90%,对此老人连连称好。

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中医药服务随之延伸,武屯镇的群众在家门口的一级医疗机构看病、付费,却可享受二级医院的医治水平,且中医药的报销比例高的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当地群众看病经济负担大幅降低。同时,患者也免去了城乡之间的奔波,节省了开支,这正是阎良区医改后,中医药服务下基层带给农民看病就医的最大实惠。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上一篇:中医药要在重大民生工程中发挥作用

下一篇: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增员增内设机构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