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卫生工作确定大力发展中医药,在中医“腿短”、西医“腿长”的现状下,旨在力补中医“短腿”,最终实现中西医优势互补、协调发展。从医学角度看,那或将形成一种融合中西医之长而超越单纯中医或西医的新医学。而构建这种新医学,重在打破长期以来中西医两个群体间的隔阂,在卫生各领域真正贯通中西两种医学。
2008年,鉴于现行医学体系下中医大都了解西医、西医却不了解中医,甘肃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要求西医晋升高级职称必须加考中医内容,每年850名西医脱产学习中医。然而,西医的反弹强烈,一些人认为西医是主流医学,怎么能向传统落后的中医学习?甚至一外科医生以手术忙为由质问当时的卫生厅有关负责人,负责人则回答:老祖宗留下的中医你都不愿考,外国人的英语你考他干什么?
“西学中”最终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推开,同时通过制度建设使中医药全面进入从医疗到公共卫生服务、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治、灾害救治等卫生工作各领域,而其后的效果让西医和卫生系统人员心服口服。
记者调研期间所见所闻,中西医合璧、效如桴鼓的故事很多:兰州大学二院开展脾脏摘除手术,原先术后病人大都发烧1个月,后来上中药和针灸,术后3至4天就出院,病床周转提速,效益大幅提升;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建立中医到西医科室查房制度,内外妇儿等若干之前让西医无奈的疑难病得到解决,西医生们深受震撼;兰州大学一院收治一例超级细菌患者,高烧、25种抗生素耐药,一剂中药就退烧,服完3剂,细菌化验呈阴性;玉树地震340多名病人转至甘肃,主要安排在2家中医医院,重伤员虽多,但无一例死亡,效果满意;舟曲泥石流灾害,女孩苏凤雷右腿重物挤压,西医会诊要截肢,后经中医会诊未截肢而痊愈,还有黄花菜煮水防治灾后抑郁,黄柏、苍术煮水加滑石粉治灾后“烂裆、烂皮肤”疗效显着……
当今时代,探索生命的“复杂性”已超出任何单一学科的能力范围,学科互补成为必然途径。况且,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分别源出于东西方文化的中医和西医,其各自短长愈显互补,因此,两者的深层互通必将成为未来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届时,医学发展将是一次革命性的飞跃,卫生事业也将获得从量到质的全面提升。
半个世纪前,毛泽东正是在卫生部给中央的《关于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总结报告》上,作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着名批示,并强调“这是一件大事,不可等闲视之”,由此推动了中国医学进步,产生了一批如青蒿素发明者屠呦呦等杰出人物。
如今,远在甘肃,这一火种又渐成燎原之势,展开着一场中西医汇通融合的伟大实践。一种新医学在这里正初具雏形,中西医并重也在这里得到最彻底的落实和呈现,这或将照亮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