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药教育日益受到重视。而目前,中医药教育还存在教学与临床脱节、中医传承和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因此,中医药院校必须在培养模式中保持和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克服套用西医办学模式的负面影响,从中西医学发展规律的差异进行反思,进行中医药教育模式的改革。
构建中医理论课程体系,实施有特色的专业教育
多年来,各界对于中医药院校课程体系设置一直未有定论,普遍认同的是要遵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医药学科的教育基础应包含:中医基础、中医专业基础、中医临床基础、现代医学基础、横向学科基础、文化基础等多方面。
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应包括:学习中国传统文史哲和自然知识以形成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学习中医药的经典医著以确立中医药学的概念和体系;学习中医药治疗方法等。
在目前中医药院校普遍学习西医基础课程的现状下,培养中医药学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建立中医药知识结构,加强中医药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核,加大中医经典的学习深化,扩大中医药传统文化必修课程的比例。让学生在学习初期接受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熏陶,牢固地掌握了中医药理论基础的辨证论治体系后,再学习必要的西医知识。使中西思维的碰撞建立在基本理解中医内涵和确立中医整体观的基础上,学生也会更加客观深入地看待中西医诊断思维和治疗方法的区别。
在人才培养上,围绕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进行知识构架,努力突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特色。从这一核心出发,中医药教育的发展不应限于一个狭小的专业空间,必须创造有利于优秀中医药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其教育目标也应呈现出可持续性,其内部的稳定性也将进一步加强。
构建“实验+临床”的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中医药院校学生在诸多能力中要强调的是实践能力,及跨专业、跨学科的结合能力,追踪、开拓、占领中医药学科技发展前沿的潜在能力和对社会的主动适应能力等。
形成中医药专业思想之根需要一个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医药教育应以中医药知识结构为重点,使学生能透彻地理解中医最基本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加强中医药临床技能的学习运用能力。因此,应该在学习中医经典的同时,进行临床跟诊、见习,也就是在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中医经典和临床见习的同步性。
通过临床典型病例的中医讨论、临床见习、中医门诊跟诊,或者经典与临床讲座等多种形式,让学术多接触实际病例,在临床上培养中医经典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经典并及时深化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
中医药院校在本科教育和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应以中医学知识基础为根基,加强中医学基础知识训练,从学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起,每学期都应组织学生参加以基础课为主的各类中医基础知识竞赛,把历次的考试成绩作为进入临床实习的先决条件,极大地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并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实践课的比例,因为增加实践学习时间能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抽象深奥的基础理论知识。
构建“合格+拓展”培养体系,实施个性化培养
承认学生在各方面存在的差异,在保证学生达到“合格”要求的基础上,实施拓展培养计划,继续师承教育,注重传统文化学习,进一步扎实中医基础知识,有利于继承教师独特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也是弥补院校教育临床实践学习薄弱的重要途径。
因此,将中医药教育的师承教育和现代的中医药院校教育更加有效地结合将有利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在学生的临床课和临床实习中实行导师制,这样,可以使医有专长的教师培养学有专长的学生。同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师承教育,如普及性的师带徒和高层次的师承教育,既有利于继承老一辈中医名家的个人经验,又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中医学丰富的理论内涵,把握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临床经验,增强对中医药的信心。
随着近年来中医药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师承教育的模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可采取“一代带二代”、“跨学院、跨医院、跨地区”的模式进行师承。同时,可以试行优秀的中医药博、硕士研究生辅导本科中医药学生的方式,在实践中检验成果,不断修正培养方法。创新传统“师带徒”模式,发挥“集体带集体”的优势,师生定时见面,授业解惑,并且定期与不同的名老中医跟诊。
构建“平台+模块”培养模式,培养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中医药的基础是继承,但是创新才能促进中医药事业进一步发展。中医院校应担负起培养中医药科研人才的重任。中医药院校应建立统计学、系统论等理论知识学习平台,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学,便于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中医;但还要避免以西医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方法进行中医药的研究。
在开设各门科研基础理论课程平台的基础上,要努力搭建学生科技创新平台,设立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各类学术交流,开展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并通过奖励等其他激励措施带动科学研究的氛围,提升学生的学术科技水平。
同时,按专业设置多个科研模块供学生选择,让学生提早跟随教师了解科研构架、体系。使“平台”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模块”体现不同专业学生的分流培养,“平台”与“模块”相互联系、逐层递进。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