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的中国记协“新闻茶座”开办两年来,首度聚焦中医药。11月30日,以“中医创新:积极治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与现状” 为题的第20期“新闻茶座”,特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王健主讲,美国广播公司、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德国电视一台等媒体驻华记者,意大利等国驻华大使馆新闻官,港澳台媒体在京记者以及部分境内媒体记者60多人参加活动。
品茗听讲,随问随答,“新闻茶座”形式自由,气氛轻松,而对中医药治艾话题的浓厚兴趣,不由人不凝神倾听。王健教授从事中医药治艾20多年,可谓中医药治艾临床和科研实践的参与者、见证人,他对中医药治艾的历程、特点和成效的简要介绍,勾画出中医药治艾的特色优势,令人印象深刻。
在座中外记者纷纷发问,气氛愈发热烈。对中医治艾机理有兴趣的记者不少,而意大利驻华新闻官的问题颇具代表性。王健比喻作答,“病毒是矛,人体为盾,西医考虑的是怎么与矛对抗,中医着眼的是保护好、维护好盾”,他说,西药通过药物作用,抑制病毒复制,而中药则更多地强调增强免疫能力,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抗病毒药物毒副作用,改善生活质量。 “经长期临床观察,经中药治疗的患者CD4淋巴细胞变化也是呈现稳定和逐渐上升的趋势。中医药治疗疗效确切”。
香港记者对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的程度表示关心。王健肯定地说,“老百姓非常接受”。他介绍,中医药治艾项目开展至今,患者数量增多,覆盖省份增加。其关键在于规范化的治疗和研究。“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扩大中医药治艾的规模,使治疗方案更加规范,并探索中西医结合治艾有效途径”。
对中医药治艾的成本、非药物疗法的应用以及宣传推广等问题,王健结合自己的实践侃侃而谈。“项目试点中每位患者每天服用的中药不过10元,相对于西药肯定是低廉的。”、“针灸、食疗包括药酒等,都可以综合运用,改善患者体质,非常有前景”。
来自伊朗的科技官员,普通话流利,自我介绍是一个中医博士。他对中医药治艾临床和研究的国际合作问题极为关注。多次参与国际合作项目的王健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初与坦桑尼亚合作研究开始,中医药治艾在非洲的肯尼亚、南非、赞比亚等国先后开展。除了官方的合作,一些民间的、企业参与的国际合作在东欧、东南亚地区也有所推进。
“茶座”结束后,王健向意犹未尽的记者们赠送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进展图片集。”“茶座”主持人、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祝寿臣表示,在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希望中外记者更多关注中医药治艾,关注中医药发展。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