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以往都是以师徒的方式延续。1956年首先成立五大中医院校,以后各地也相继成立了中医学院,近年来大部分中医学院已升格为中医药大学。笔者结合多年教学及临床实践,就中医教育提出几点看法。
三支力量缺一不可
一所大学,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管理干部是主管。这三支力量缺一不可。三支力量的任务是明确的,即学生是产品,教师是加工者,管理人员是材料供应和管理者。
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人员,要明确自身的任务,主动做好管理和供应保障。一定要知道自己工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培养和造就中医人才,绝不是谁服从谁;要营造一个育人的氛围,只要是有利于教学的工作就一定要干好。
教师是主导,一个学校办学条件的好坏,主要是由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的,因为它是教学的主导,是主要生产者,是产品优劣的主导者,那么他就要对生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负责,既要开拓进取又要严格把关,每一个环节都要严谨,教师在教学生的过程中首先要自身作风过硬,以身作则,要不断更新观念,扩充知识,为人师表,处处作出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是主体,一所学校的存在与否主要是由培养出来学生的社会需求量来决定的,也就是说办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国家栋梁,是造就社会主义需求的人才,否则这所学校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学校是做转化工作的,它是把一个自然人(产品毛坯)通过学校的培养(加工过程)逐渐转化为社会的有用人才,这一转化过程的基地就是学校,产品就是学生,故要看这所学校的好坏,就要以培养学生水平的高低,作为参评的结果,来决定这所学校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改变旧模式,引进新的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到国外参观学习,发现国外的教学方式和我国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他们上大课的机会不多,而通常是7~8人在一起互相讨论,对不懂或可疑的问题通过互相讨论,不拘一格,互相提问。这些学生为了学习,整天钻在图书馆、阅览室,自行阅读,通过自学可以发现新问题,寻找新概念,对不懂或可疑的问题,通过讨论,问题就解决了。难怪他们有许多创新,有许多发明。
我国早就提倡要启发式教学,但由于受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阻碍,多年来仍沿袭旧的一套教学方法,改变不大。而我们的中医教学更是如此,甚至提倡不管有用没用先背会再说,这在继承时期还可以,到发扬时就不太好使了。
笔者认为中医是自然科学,它是由实践中来,应该回到实践中去,它的一些基本元素一定要背会掌握,而在临床上使用就不一定对号入座。例如:中药的性味、功效、用途一定要熟记,而方剂是古人依据病情制订的相应对策,依照组方原则(君、臣、佐、使)组成了方剂,既然古人能组方,那么我们也一定能够组成方剂;而且依据病情变化,组成更有针对性的方剂。应培养学生学习并逐渐掌握这种能力。
研究生教育要培养高端人才
近年来由于各高校大量扩招,大量的毕业生走向社会,造成了相对的高校人才过剩,大学生就业困难。为了找工作,寻就业,许多大学毕业生被迫考研,这样把学位越拔越高,但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区别在那里呢?中医办大学时间有限,培养研究生经验不足。以我院第一届研究生为例,研究生都进校了,而学校才派人到外地参观兄弟院校咋培养研究生。通过这么多年的摸索是总结了一些办学方法,但研究生的准确定位还不明了,难道本科生就没资格搞科研吗?笔者也带过不少研究生,对这个问题想了许多。
笔者看过一篇英国的文章,说一个单位要招聘一批产品推销员,报名者很多,老板叫报名者写出一份产品推销说明,计划和设想,大多数人都写出了这个产品的推销说明和宣传办法,而其中一位研究生却不这样做,和大家的计划完全不一样。它开始先熟悉和研究了这个产品的功能和用途,同时调研了这个产品的使用人群,这个产品有多少人用?这个城市和全国适用这个产品,一年会有多少人用?这些人群的活动规律是什么?如何能使这些人认识这件产品,这样就推算出了社会上需要这个产品的数量,处处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既不浪费资产,又顺利将产品推销一空,就是这位研究生激活了资本,救活了企业。我想通过这个故事来说明这就是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的根本所在吧,遇到问题从深层次挖掘,决不能就事论事。
要把一所高校办好,科研成果的量和质是主要的。我们中医高校拥有不少的硕、博研究生,这么多年研究的成果有哪些?在20世纪50~60年代,全国医学十大成果,而中医占了很大一部分,如: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中药治疗宫外孕等。反观通过这么多年的培养,人才是多了,条件是好了,但成果反而不多了。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众所周知,科研创新的四个层次是:模仿跟随、紧跟前沿、抢占制高点、引领未来。笔者以为中医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只有把这几方面的问题解决好,才能获得重大的成绩和突破。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