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传统医药日到来之际,我们应该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光大充满信心,因为它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土壤之滋润,深深扎根于民间,岐黄之术与千百年来百姓的繁衍、卫生、养生息息相关,拥有坚韧的生命力;还因为党和政府给予了它充分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在现代化社会建设中,传统文化必定会面临与现代以及西方文化的矛盾冲突,这始终是国人需要破解的难题,而中医因其医学特性另具复杂性;但无论如何,传统的不等于都落后,现代的不等于皆先进。对于中医药,完全可以经过认真的研究与梳理,吸取现代科学与人文的有益营养,以现代人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加以诠释和阐发,精益求精,造福人类。
中医药发展现存问题
问题一:过度开发导致中药资源濒危
且不说已经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熊胆、虎骨、犀牛角等动物类中药,就草药而言,中国的中草药资源也已经不容乐观。内蒙古曾经是世界重要的甘草产地,过去内蒙古甘草随处可见,如今有2/3的地方甘草已经绝迹,剩下的1/3也是量少质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由于过度采挖,以及放牧、大面积砍伐森林、城市化加速等原因,中国中草药资源正在大幅度减少。
中国出口中药多为原药材,价格低廉、附加值低,成药比例不足30%,而占世界中草药市场分额90%的日本和韩国,其所用的中药原材料80%都是从中国进口的。国外企业不仅对中国中药材进行大批量收购,还大肆掠夺中国中草药的基因资源,连带影响中草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此外,许多外商利用各种民间交流、商务考察甚至旅游的机会,加紧搜罗我国民间的中药秘方和偏方。
中药资源的保护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否则,等到中药终于可以走向世界之时,已经没有“中药”可以“走向世界”了。建议将中草药资源的保护纳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全民中草药保护意识,严禁乱采滥挖、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等破坏中草药资源的行为。
问题二: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恶性循环
中国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中药企业,多数是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资产规模偏小,创新能力较差,虽然近年来中药的生产工艺有一定提高,但离现代化医药工业优质、标准的生产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尚未从根本上摆脱“作坊式”的生产局面,缺乏统一、严格的标准规范。很多中药生产企业都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同一种中成药有数家企业生产。低水平重复建设下,产品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厂家除了打价格战之外别无他法,而价格过低又产生没有充足资金投入新品研发的问题,不得不继续低水平重复建设,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世界传统医药日组织活动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创新是制药企业的立足之道。中医药要现代化、要走向世界,必须要有中药创新体系主力军作用,包括组织机构、人才和技术支撑。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药市场,没有创新就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也就没有市场。随着西药新药研发之路越来越艰难,国际制药巨头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中医药,陆续在中国建立了研发中心,世界各国对中医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