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信息中医新闻正文

中医理论基础研究2009年度交流会召开

在针灸理论基础研究方面,对经穴及其针刺得气、配伍规律的脑功能界定,经穴效应特异性基本规律及生物信息基础,经穴特异性效应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取得进展。如“基于临床的针麻镇痛的基础研究”项目,以针麻开颅、针麻开胸心脏手术等临床应用多年的针麻优势病种为研究对象,筛选出临床最优的经穴组合,显示出了针麻镇痛的优势。初步证明,针麻在手术中可减少30%~50%的麻醉药用量,术后也可起到镇痛的作用,并对机体多脏器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在疗效评价研究方面,“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方法研究”对国际通用的临床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整理,提出了“证候变化”的测量指标与方法,确定了辨证论治糖尿病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老年人细菌性肺炎的示范性评价设计方案等。同时,根据中医药诊疗特点构建了恶性肿瘤中医生存质量量表,以个体化辨证论治为主要干预手段,对中医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进展期胃癌等的临床疗效进行动态的、整体的评价。

据介绍,目前专项专家组已组织开展了中医专项“十二五”战略研究,用以指导“十二五”专项的部署;确定了“2010年中医药基础研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要支持方向”的4个方向,包括基于“肝藏血主疏泄”的脏象理论基础研究、中医健康状态辨识理论基础研究、常见病针灸治疗机制及理论基础研究、中药“十八反”配伍理论关键问题基础研究等。

|<< << < 1 2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上一篇:中医图书成国礼

下一篇:震区伤员康复以中医为主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