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信息中医书籍温病条辨正文

《温病条辨》下焦篇 暑温 伏暑

参〔三钱〕、天冬〔二钱〕、干地黄〔五钱〕。

水五杯,浓煎两杯,分二次温服。欲复阴者,加麦冬、五味子。欲复阳者,加茯苓、炙甘草

40.蓄血,热入血室,与温热同法。

41.伏暑、湿温胁痛,或咳或不咳,无寒,但潮热,或竟寒热如疟状,不可误认柴胡证,香附旋覆花汤主之;久不解者,间用控涎丹。

按伏暑、湿温,积留支饮,悬于胁下,而成胁痛之证甚多,即《金匮》水在肝而用十枣之证,彼因里水久积,非峻攻不可。此因时令之邪,与里水新搏,其根不固,不必用十枣之太峻。只以香附、施覆善通肝络,而逐胁下之饮。苏子杏仁降肺气而化饮,所谓建金以平木。广皮、半夏,消痰饮之正。茯苓、薏仁,开太阳而阖阳明。所谓治水者必实土,中流涨者开支河之法也。用之得当,不过三五日自愈,其或前医不识病因,不合治法,致使水无出路,久居胁下,恐成悬饮内痛之证,为患非轻,虽不必用十枣之峻,然不能出其范围,故改用陈无择之控涎丹,缓攻其饮。

〔香附旋覆花汤方〕苦辛淡合芳香开络法。

生香附〔三钱〕、旋覆花〔三钱绵包〕、苏子霜〔三钱〕、广皮〔二钱〕、半夏〔五钱〕、茯苓块〔三钱〕、薏仁〔五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腹满者,加厚朴,甚痛者,加降香末。

〔控涎丹方〕苦寒从治法。

痰饮,阴病也。以苦寒治阴病,所谓求其属以衰之是也,按肾经以脏而言属水,以味咸味其气寒,以经而言,属少阴主火,其味苦,其气化燥热,肾主水故苦寒为水之属,不独咸寒为水之属也。盖真阳藏之于肾,故肾与心并称少阴,而并主火也,知此理则知用苦寒,咸寒之法矣。泻火之有余用苦寒,寒能制火,苦从火化,正治之中,亦有从治;泻水之太过,亦用苦寒,塞从水气,苦从火味,从治之中亦有正治;所谓水火各造其编之极,皆相似也。苦咸寒治火之有余,水之不足,为正治。亦有治水之有余火之不足者,如介属芒硝并能行水,水行则火复,乃从治也。

甘遂〔去心制〕、大戟〔去皮制〕、白芥子

右等分为细末,神曲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九丸,姜汤下,壮者加之,羸者减之,以知为度。

温病条辨》目录

|<< << < 1 2 > >> >>|

咨询电话:010-87264942

↓展开全部内容

上一篇:《温病条辨》中焦篇 秋燥

下一篇:《温病条辨》下焦篇 寒湿

返回首页

图文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