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医院性质:国营
医院类型:综合医院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5号(本部);北京市通州区翠屏西路116号
详细介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是全国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第一临床医学院,并率先成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院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是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民政部“明天计划”脑瘫患儿手术康复和“点燃心希望”先心病治疗定点医院。2010年,医院被确立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示范基地和战略合作签约单位。2011年8月6日,原通州区中医医院与我院整合,并正式命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东区。医院开创性地于1991年最早在欧洲建立了分院——德国魁茨汀医院,作为重要的中医药国际交流窗口,载入中德外交史册。医院现为一院两区(本部和东区)。目前开放床位862张(本部574张;东区288张)。职工1515人(本部1069人;东区446人)。2010年本部门急诊量117.9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2907人次;东区门急诊量37.5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4407人次。此外,2011年6月,医院先后在东城区台基厂3号及东城区东四北大街279号(即将开业)增设两个执业地点。医院秉承“患者至上,服务第一”的办院宗旨,坚持“特色立院、人才强院、科技兴院、文化塑院”的战略方针,持牛耳而逐天下,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不断做出新的贡献!医疗工作。1.不断完善人才梯队,医疗水平稳健提升东直门医院秉承“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用人理念,以知名专家为中坚,继承并发扬传统医学的精华,为中医药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五十年来,医院先后涌现出董建华、王永炎两名工程院院士,院本部现有正高级职称人员93人,副高职称124人,中级职称362人,初级职称154人,在职医师中本科学历258人,硕士学历147人,博士学历120人,其中北京市中青年名中医2名,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3名,23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东区原有正副主任医师40人,人才团队建设良好。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继承并发扬传统医学精髓和名老中医经验,发挥中医药和中西结合诊治疾病的优势,应用中药、针灸、推拿、手术、介入和康复等多种治疗手段,治疗各种多发病、常见病及疑难杂病,疗效卓着。成为全国中医院中的佼佼者,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患者,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在充分利用中医药优势的同时,近些年来积极开展新技术和新项目,不断提高了整体医疗水平,其中多种治疗手段处于国内领先水平,部分处于国际先进水平。2.科室设备配置完善,重点专科特色突出医院科室设置齐全,本部开设23个临床科室,7个医技科室,有专科专病门诊202个,现开放15个病区和EICU、SICU、CCU病房,病床数574张。东区一期建设规划病床460张,现开放病床288张。另外在德国开设的分院设有病床82张。医院配套诊疗设备齐全,拥有磁共振装置(MRI)、螺旋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关节手术导航系统、术中三维放射成像系统、大型成套数字化X线机组、彩色B超、流式细胞仪、各种电子内窥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和先进的重症监护仪等,均达国际先进水平。医院东区还将在一期建设的基础上,实施二期建设,包括病房楼、中医国际医疗部,科研、教学及行政办公楼和附属楼,计划2012年开始建设,力争2013年全部投入使用。医院现有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急诊科、中医脑病科、肾病科、中西医结合骨科、脾胃病科、中医血管外科、中医肛肠科。肾病科、急诊科、周围血管病科、推拿科、肛肠科是北京市中医特色诊疗中心建设单位。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8名,北京市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3名。此外,中医皮肤科、针灸科、推拿科特色突出,内服外治方法独特,疗效显着。全院专业分布初步形成“品牌科室、重点专科、特色科室”的鼎立局面。3.业务能力飞速发展,拓展空间潜力无限建院以来,不断改善就医环境,引进先进设备,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各项医疗指标呈良性增长,尤其是2007年医院确立“调整、充实、提高”的发展方针以来,业务量每年以两位数速度增长,2010年本部总门诊量达1179545人次,出院人数12975人次,床位使用率达95.6%、手术人数3467人次,业务总收入5.7亿。其中规模较大的科室,如骨科、心血管科、肾病内分泌科、脑病科等业务发展显着,在国内外都有一定影响。预计在“十二五”末,医院本部与东区在医院管理、医疗技术水平、科研、教学方面将实现完全融合,达到一致和同步发展。两区床位总数将超过2千张,日门诊量突破1万人次,年出院人数超过3万人次,年收入超过10个亿。教学工作1.名师大家荟萃,师资力量雄厚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名师荟萃、人才辈出。建院50年来,不但涌现出董建华、王永炎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更荟萃了秦伯未、于道济、方鸣谦、单玉堂、胡希恕、肖友山、马龙伯、刘寿山、宋孝志、宋向元、栾志仁等一大批我国着名的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开拓性地创建了中医院临床与教学相结合的模式。焦树德、印会河、殷凤礼、杨甲三、施汉章、刘弼臣、金启凤、王子瑜、许连霈、姜揖君、王孝常、廖家祯、吕仁和、田德禄、杜怀棠、肖承悰、武维屏、郭维琴、郭志强、商宪敏、李乃卿、李素卿、李英麟、孙颖立等名老专家在中医药的现代化传承事业上功勋彪炳。为更好的继承名医经验,我院设立“3+3薪火传承”名医工作站6个。在老一辈中医药学家的培养和带动下,医院涌现出多名中青年学术骨干,其中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北京市“教学名师奖”2名,北京市优秀教师3名,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2名,“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北京市首届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2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家级专家”3名,“北京市科技新星”2名,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3名。中医内科学教学团队于2007年、2010年分别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我院也是国家级、北京市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名老中医专家师承教育工作的承办单位之一。在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全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中,我院共有导师4人,徒弟8人。2011年第四批北京市级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我院新增导师7人,徒弟8人。医院正努力建设一支以知名专家为中坚,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政治素质好、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师资队伍。2.开创精品学科,引领教学前沿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是历届全国中医临床教育研究会主任委员,秘书长单位。我院中医内科学1989年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历届全国中医内科学会的主任委员单位。我院共有中医肝胆病学、中医肺病学、中医脑病学、中医内分泌学、中医血液病学、中医急诊学、中医老年病学共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09年我院被评为国家级中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中医内科学》于2005年、2009年分别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医儿科学》于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目前由我院担任主编、副主编的中医教材25部,其中《中医内科学》(2006年版)获得卫生部医药类优秀教材一等奖,《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皮肤性病学》为北京市精品教材。现任人民卫生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4人,中国中医药卫生出版社“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4人。教育教学研究成绩突出,近五年承担北京市及校级教育教学课题60余项,2008年度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另外,由我院专家担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的各级学会有59个,并设立中医内科、中医外科等19个临床学科教研室。3.桃李遍及天下,无愧业届魁首东直门医院作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以悠久的教学历史,雄厚的师资力量获评“国家级中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承担着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五年制、七年制、留学生、硕士、博士、博士后的临床教学任务,在院学生总数达1500余人,是我国开展高等中医临床教育时间最早、层次最高、批次最多的首屈一指的临床医学院。医院现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涵盖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共有在职博士研究生导师4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89名。建院以来,已培养了1万余名高级中医药人才,培养了1000余名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占毕业生总量的26.09%,已成为声名显赫的国际性临床医学院。科研工作1.实验设施完备,人员素质高尖东直门医院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研究所,设有普通环境动物室、屏障环境动物室等。1998年,我院的气血研究实验室、中医脑病研究室和部分基础实验室人员联合建设了“211工程”的学校级重点学科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02年批准成为教育部第一个进行中医药科学研究的重点实验室和北京市的重点实验室。在2005年国家教育部对全国48个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部级重点实验室评估中,我院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被评为建设良好级实验室。实验室现共有科研人员35人,其中高级研究技术人员24人,分别组成了脑病、心血管病、病毒类疾病、糖尿病并发症、肿瘤抗化疗耐药性和消化等数个专业研究团队。2.勇担课题重任,科研硕果累累近十年我院提出“立足于重点学科与科研支撑条件的发展,通过科研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与优势专科的形成,通过科研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医院科研发展理念。在此期间,部局级以上重点学科从1个增加到7个,获得中医系统国家教育部的第一个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近五年科研经费总额超过1个亿,承担了大量国家级科研课题,总科研课题356项,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创新和完善了中医理论体系,大大提高了中医临床疗效。获各级科研成果59项、获得4项国家专利、出版学术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