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岱,男,1934年9月生于福建省福州市,汉族。现住北京市北线阁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内二号塔楼408号。现任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
1959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儿科系,1959年赴卫生部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学习(3年)。曾担任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及广安门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及针灸临床与教学工作,中医研究院首届中医研究生班任《伤寒论》教研室辅导教师,中医研究院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教学组组长,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兼北京国际针灸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中医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针灸学会理事,腧穴研究会副理事长,耳穴研究组组长,北京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在西医学习中医班和中医研究生班期间曾受中医名家方药中、岳美中、朱颜的教诲与指导。治学主张博学、多思、勤奋、务实。理论与实践并重,集临床、教学于一体。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主张必须掌握《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精髓及辨证论治之要领。对中医针灸定位、定性结合辨证论治法,颇有独到的理论和见解,并能灵活地运用于临床和教学。对针灸学穴位性能和针刺手法有比较深入的临床研究,认为针刺穴位对机体的影响具有整体性、多样性、双相性、特异性、方向性和层次性等多种性能,对针刺取穴和手法亦有精辟论述,认为取穴之要有四:穴位在精不在多;穴位是面不是点;宁可错穴不错经;远近配穴相结合。手法其要亦有五:知为针者信其左;针刺以得气为先;要讲究补泻手法;掌握有效刺激量;深刺浅刺相结合。主张对针刺的研究应实事求是,用现代科学方法阐明疗效原理,临床研究应设有对照组,使结果有重复性、可比性和实用性。针灸临床长于治疗脑血管病、骨伤病、小儿病、皮肤病和老年病。认为为医首重德,治病无论职位、老少、贫富、皆应一视同仁,尽心尽力,不可图财争名,谋取私利。医疗作风应务实为重,不口出犬言,不言过其实,这样才能受到患者信赖与敬佩。
分别应叙利亚、日本、波兰、澳大利亚等国邀请前去讲学和医疗。1988年被阿根廷中华针灸学会聘为顾问。1989年被美国针灸医师联合总会聘为高级顾问。主要著作和论文有《中国针灸大全》(副主编),河南科技出版社;《针灸处方学》(主编),北京出版社;《耳穴诊断学》(编委),人民卫生出版社;“张仲景制方特色一去性取用”,《张仲景研究》1987年第7卷(总第八期)。“针刺阳经六穴与口服卡兰片治疗脑梗塞的对照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 (4)。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