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博采众家之长,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动、和、平”学术思想和自己的临证思维模式,即“辨证思维六要”,总结出治疗疑难杂病“临证八法”,以及诸多治疗内科杂病之法,弥补了传统方药的不足,已经被许多中医工作者应用于临床。
张磊,男,1928年10月生,幼读私塾,古文功底深厚,后拜师习医,1952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学传承特别贡献奖、第三届河南省优秀医师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得者。
1958年考入河南中医学院,1964年毕业并留校任教,历任内经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处长、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
德术双馨,名冠中原
张磊博采众家之长,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动、和、平”学术思想和自己的临证思维模式,即“辨证思维六要”:辨证中之证与证外之证,注意其杂;辨静态之证与动态之证,注意其变;辨有症状之证与无症状之证,注意其隐;辨宏观之证与微观之证,注意其因;辨顺易之证与险恶之证,注意其逆;辨正治之证与误治之证,注意其伤。总结出治疗的疑难杂病“临证八法”,即:轻清法、涤浊法、疏利法、达郁法、运通法、燮理法、灵动法、固元法,弥补了传统方药的不足,已经被许多中医工作者应用于临床,反响甚好。“八法”之外,还总结出“以常治杂”、“以奇治杂”、“以杂治杂”、“以简治杂”等诸多治疗内科杂病的方法。张磊始终把临证放在首位,突出中医特色,辨证用方,既防止“有方无药”,又防止“有药无方”;既防止药过于病,又防止药不及于病;还很重视开具“无药处方”。
从医以来,张磊即以“方精、药少、量小、效奇”蜚声中原杏林,如今,虽已88岁高龄,仍坚持每周一、三、五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坐诊。
由于医好的患者太多,张磊被患者称为“一号难求”的“神医”,好多病患挂不上号,便集体跑到张磊家中求诊,从此,张磊家中便成为医院之外的“小诊室”,每天都有从省内外以及海外慕名前来求医的患者。
凡上门求诊者,张老皆不收诊金、不设药房,遇到贫困孤寡,张老不仅为他们免费治病,还为他们掏路费、药费。
2007年河南省卫生厅、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在全省卫生系统开展向张磊等先进模范人物学习活动。
3万余例保存完善的门诊医案,累计400多小时的影像资料,记录了张磊习医以来的辛劳。如今已88岁高龄仍坚持每周三次门诊,是河南中医的“不老松”!
自1997年以来,张磊所有门诊病历都保存完好,以日为单位,每月一本,现已有170余本,医案30000多例,临床诊疗录像近400小时,讲座录像40余小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代表作有《谈治病求本》、《浅谈人身中之水火》、《漫谈辨证立法遣方用药》、《辨证思维六要》等。著作有《张磊临证心得集》、《张磊医余诗声》和《产鉴》注释,深受社会欢迎。《张磊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获2009年度中华中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8年荣获“河南中医事业终身贡献奖”。
传承岐黄,桃李满园
张磊自1964年毕业留校任教,主讲《内经》、《中基》等课程,培养了18届优秀中医药本科毕业生。退休后,依旧传道授业、答疑解惑,培养学术传承人59名。其中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2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6人,河南省省级名中医9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二、三附属医院及中医研究院“名医带徒工程”继承人32人。
1997年张磊被遴选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继承人孙玉信主任医师于2007年被评为“首届河南省名中医”、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肝病科学术带头人。多年来,张磊带徒不断,河南中医学院一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