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特色中医针灸针灸临床正文

痢疾的艾灸疗法

技术一

艾灸穴位:神阙、关元、足三里(双)。

操作规程:艾炷隔姜灸:①先将鲜姜片切成卢径约2.5cm,厚约0.3cm薄姜片,并用针在薄姜片上扎数十个针孔:②患者取仰卧位,双膝关节稍屈曲,在膝下垫一枕头,使患者处于放松、舒适体位,暴露腹部和双膝以下部位,将准备好的姜片置于神、关元、足三里穴,并在姜片上放置底面直径1cm的圆锥开形艾炷(重约为1.5g),连灸3壮,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灸治1次,重证可每日灸治2次。

主治: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胨,白多赤少,或纯为白胨,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腹胀满,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技术二

艾灸穴位: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双)。

操作规程:艾炷隔蒜灸:①先将洗净的独头大蒜切成厚2.5~3cm的薄蒜片,并用针在蒜片上扎数十个针孔;②患者取仰卧位,嘱患者处于放松身位,暴露腹部和双膝以下部位,将准备好的蒜片置于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穴,并在蒜片上放置底面直径约1cm,高约2cm的圆锥形艾炷,将艾炷点燃,熏灼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佳,熏灸过程中若病人出现烧灼痛明显,可停止施灸。每日灸治1次,重证可每日灸治2次。

主治:久痢缠绵不已,痢下赤白清稀或白色黏胨,无腥臭,甚则滑脱不禁,腹部隐痛,喜按喜温,肛门坠胀,神疲乏力,形寒畏冷,四肢不温,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的,脉沉细而弱。

技术三

艾灸穴位:神阙、合谷(双)、足三里(双)、中脘、天枢(双)、关元。

操作规程:①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灸10~15分钟,以穴位表面皮肤出现红晕为度,每日灸1次。②艾炷隔蒜灸:先将洗净的独头大蒜切成厚2.5~3cm的薄蒜片,并用针在蒜片上扎数十个针孔;患者取仰卧位,嘱其放松身位,暴露腹部和双膝以下部位,将准备的蒜片置于上述穴位,并在蒜片上放置底而直径约1cm,高约2cm的圆锥形艾灶,将艾灶点燃,熏灼10~15分钟,以局部潮红为佳,熏灸过程中若病人出现烧灼痛明、可停止施灸。每日灸治1次,重证可每日灸治2次。

主治: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胨,白多赤少,或纯为白胨,里急后重,脘胀腹满,恶寒发热,头身闲重,舌苔白腻,脉濡缓。

技术四

艾灸穴位:天枢、气海、上巨虚(双)。

操作规程:①艾条温和灸:每穴灸20~30分钟,每日灸1~2次。②艾条回旋灸:每穴灸20~30分钟,每日灸1~2次。③艾炷隔蒜灸:每次选用1~3个穴位,每穴灸5~7壮,多用于腹部腧穴。④艾炷隔姜灸:每次选用1~3个穴位,每穴灸5~7壮。⑤温针灸:每日1次,每次选用2~4个穴位,每穴施灸15~20分钟,或2~4壮。此法据临床治疗急性细菌性样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均有显效,能迅速控制症状。⑥艾炷隔盐灸:选用神阙穴,每次灸5~7壮,每日1次。

主治:腹痛,痢下赤白,白多赤少,伴有里急后重.恶寒发热,头身困重,舌苔白腻,脉濡缓。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上一篇:便秘的艾灸疗法

下一篇:泄泻的艾灸疗法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