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网
首页 --> 中医特色 --> 偏方秘方 --> 夏枯草治病验方

夏枯草治病验方

中医认为,夏枯草性寒,味苦、辛,入肝胆二经,具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疠、乳痈、瘿瘤、高血压等。

 夏枯草,以夏季干枯而得名,又叫夏枯头、大头花、棒褪草。夏季花穗枯黄时,采集花穗或全草,晒干备用。现代研究证明,夏枯草花穗含夏枯草昔及花色苷;叶含金丝桃苷、芦丁;种子含脂肪油和解脂酶;全草含水溶性无机盐,包括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钾及镁盐,又含挥发油。此外,尚含少量的生物碱和顺式、反式咖啡酸等。其煎剂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之作用,对痢疾杆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子宫及肠管有兴奋作用。因含有丰富的钾,所以又有利尿作用。

 中医认为,夏枯草性寒,味苦、辛,入肝胆二经,具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之功效,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疠、乳痈、瘿瘤、高血压等。近年来,依据夏枯草之性味及现代药理研究,拓宽了它的临床应用范围。

 1.急性乳腺炎:鲜夏枯草60克,捣烂,布包绞汁,隔水炖服,每日两次,其渣加酒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

 2.急性扁桃体炎:夏枯草30~60克,水煎两次,混合药液后一日内频频服完,服时徐徐咽下,以延长药液在咽部的滞留时间,使药直接作用于病灶处,有很好的作用。

 3.急慢性结膜炎:夏枯草12克,开水冲泡,澄清后,分3~4次洗眼。

 4.巩膜炎:夏枯草、野菊花各30克,水煎,分两次服,以愈为度。

 5.虹膜睫状体炎:夏枯草、醋炒香附各60克,甘草12克,共为细末,每服6克,日服两次,清茶送下。

 7.急慢性中耳炎:夏枯草30克,龙胆草15克,甘草6克,水煎,分两次服,连服7~15天。

 8.黄疸型肝炎:夏枯草、金钱草各30克,丹参15克,水煎,分3次服,连服7~15天。不愈者,继服7天。

 9.颈淋巴结核:夏枯草、银花、蒲公英各18克,浙贝母9克,水、酒各半煎服。

 10.失眠:夏枯草15克,半夏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10剂。

 11.甲状腺肿大:夏枯草、海藻各15克,昆布3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9克,日服两次,久服必验。

 12.痈疖肿痛:夏枯草、黄花地丁、紫花地丁各30克,水煎,分3次服,连服一周,即见著效。

 13.丹毒:夏枯草120克,煎汤熏洗患处,每日一次,连用5~7日。

 14.高血压:夏枯草24克,水煎,分3次服。

 15.肝火头痛:夏枯草30克,黄芩15克,水煎,分两次服,两剂即效。

 16.崩漏:夏枯草研末,每次服6克,米汤或黄酒送下,日服2~3次。

 17.百日咳:夏枯草15克,桑白皮10克,黄芩9克,地骨皮9克,枇杷叶10克,炒地龙9克,僵蚕1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治小儿百日咳可获良效。

本页关键字:夏枯草  头痛眩晕  高血压 免费索取疾病资料

上一篇:白芷治病验方        下一篇:痢疾验方8则

>> 返回首页

>> 更多专家请点击免费预约中医专家(轻松预约到专家)

图片文章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意见反馈 | 申请合作 | 广告服务 | 汇款方式 | 友情链接 | 网站声明 | 求医问药 | 中医家园 | 高级搜索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3-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热线 010-86632396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010-86632397 举报邮箱:tousu@zhzyw.org
版权所有:中医中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