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清胃汤
桃李清胃汤主治,舌咽神经痛、牙龈炎、冠周炎、髓齿、溃疡性口腔炎等,病位均在阳明经脉循行部位,辨证属于胃火血热者,症见患处疼痛,头面红肿,口气秽臭,甚者唇舌颊腮肿痛、溃烂、出血,舌红,苔黄或少苔,脉弦数或滑数。
组成 鲜桃树根皮30克,鲜李树根皮30克,当归尾10克,生地黄15克,川芎10克,牡丹皮10克,黄连8克,升麻10克,白芍20克,甘草10克。
功效 清热凉血,解痉止痛。
主治 舌咽神经痛、牙龈炎、冠周炎、髓齿、溃疡性口腔炎等,病位均在阳明经脉循行部位,辨证属于胃火血热者,症见患处疼痛,头面红肿,口气秽臭,甚者唇舌颊腮肿痛、溃烂、出血,舌红,苔黄或少苔,脉弦数或滑数。
用法 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分2份上、下午各服1次,一般3~5天获效。忌食辛辣煎炒、温燥之物。
方解 本方以金元医家李东垣《兰室秘藏》之清胃散为基础,原方清胃泄火、凉血止痛,主治胃有积热、阳明邪火所致的头面牙痛,口臭牙宣,龈肿舌烂等症。方用黄连泻火,生地、丹皮清热凉血,当归养血和血,升麻清热解毒,引诸药入阳明,以收清胃火,祛血热之效。桃树根皮功能利水解毒杀虫,常用于胃火血热所致之水肿,疮痈、心腹疼痛;李根白皮为《金匮要略》奔豚汤之君药,功能清火降逆止痛。民间常用二者治疗颜面、口腮、唇舌、牙齿等由火旺血热引发的痛证。二味根皮采用鲜者,意在保持植物原汁,性润而药效更佳。配伍白芍、甘草,除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作用外,尚能调和诸药,防止苦寒太过伤阴。故本方集清胃散、芍药甘草汤之功效,重加新鲜桃树、李树根皮,共奏清热凉血,解痉止痛之功。
加减 疼痛如刺,剧烈难忍者,加僵蚕、全蝎(研末吞服);患处红肿或糜烂者,加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有出血者加白茅根、灯心草;口干舌燥,尿黄便秘者,加大黄、滑石(冲服);心烦潮热者加莲子心、玄参、麦冬;神疲体倦者,另用西洋参、黄精、枸杞早晚蒸服。
>> 更多专家请点击免费预约中医专家(轻松预约到专家)
相关链接
图片文章
网站搜索
最新文章
- 小满养生要利湿 祛暑 养阴
- 春夏之交太阳进补好时机
- 提高内儿科医疗人员诊疗水平,降低误诊率,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的建议
- 药膳调治春季感冒
- 二十四节气养生之立夏养生
- 洋葱对付老年病很管用
- 孕妇脂肪摄入过多增加死产风险
- 维生素B治疗孩子挑食偏食
拼音索引
[中药词典]
[中药方剂]
疑难杂症
- 癌症肿瘤
- 病毒性肝炎
- 肝硬化
- 脂肪肝
- 酒精肝
- 肝腹水
- 痛风
- 甲亢
- 糖尿病
- 癫痫
- 失眠
- 面瘫
- 偏头痛
- 抑郁症
- 更年期综合症
- 面肌痉挛
- 三叉神经痛
- 重症肌无力
- 神经衰弱
- 脊髓空洞症
- 白内障
- 青光眼
- 黄斑变性
- 眼底病变
- 黄斑裂孔
- 眼底出血
- 视神经萎缩
- 玻璃体浑浊
- 视网膜色素变性
- 心肌炎
- 白塞氏病
- 红斑狼疮
- 干燥综合征
- 硬皮病
- 风湿类风湿
- 坐骨神经痛
- 股骨头坏死
- 骨髓炎
- 腰椎间盘突出
- 强直性脊柱炎
- 颈椎病
- 间质性肺炎
- 慢性结肠炎
- 慢性胃溃疡
栏目导航
帮助中心
- 客服电话:010-86632396
- 客服QQ:13007415
- 邮件地址:zhzyw@zhzyw.org
- 投诉电话:010-86632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