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化地处湘中,位于雪峰山北麓,湖湘四大水系之一的资江穿城而过,是座山水相依的小城。
安化于宋神宗时代建县,如今看来地势虽偏,历史上却是梅山文化的发源、茶马古道行经之处,为明清以来通往云贵的要道,商业曾一度繁盛,如今又成为蜚声海外的黑茶之乡。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外地交流增加,安化深受楚文化及中原文化影响,其人既性格率真热情,又崇尚儒学,重视教育,建立了多所私塾、公学等。受当地风气影响,安化人才辈出,晚清时期,仅龙塘黄氏一族,就出了三位进士——黄德濂、黄自元、黄凤岐,更有两江总督陶澍等名士。
安化中医事业随着文化发展而逐渐兴盛。当地山环水绕,温暖湿润,适合植物生长,素有湘中药库之称,产有各类中药材 260 余种,其中厚朴品质尤佳,被选为贡品。明嘉靖年间安化设有县医学训科,至清中叶废除官药制,医官裁撤,民间中医迅速发展,其医术传播有世家相传,也有名师带徒、弃儒从医等方式。当地有数家世代传承,成为中医、中药世家。如精明山刘氏传承数百年,洞市名医陈至祥传承五代,又有大福萧氏骨伤科、张氏药行等皆有承续。又从其见诸记载的医著《药性分经》《医法格言》《伤寒注钞》《医法格言》《伤寒论注释》《眼科流症录》等 ,可略见安化中医药学术发展之一斑。这样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再加人文环境的影响,使得数百年来当地中医药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如此深厚的中医氛围,也促使当地中医药事业保留并传承至今。
一、传承源流
安化刘氏医家为当地医学世家翘楚,传承时间长,且在当地群众中影响较大。其先祖刘福泮,字继黄,号上池,生于康熙年间,以医为业,后师承于嚣嚣子,其术益精。这段历史在《安化县志》《卫生志》及刘氏宗谱中皆有记录。嚣嚣子不知其真实姓名,但知为明末将领吴三桂的幕僚,既长于谋略,又精通医术。1673 年,吴三桂借复明口号反清,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其军队由云、贵开进湖南,于 1678 年在湖南衡阳登基称帝。嚣嚣子进言,劝其屯兵岳阳,以防清兵南下,但吴未听其劝诫。嚣嚣子料知其地难守,遂借巡防之由,驾小舟过洞庭入资江,达安化境内,见其地山高水急,遂弃船登岸,进入安化羊角塘境内。为隐姓埋名,剃度为僧,云游四方。嚣嚣子一心想将其医术传世,但未遇到德才兼备之人。一日他来到安化精明山村,听说医师刘继黄不仅医术好,且为人正直,为穷人看病常不取分文,赢得乡民交口称赞。于是借便秘之疾,向刘氏求诊。刘继黄见其人气度不同于乡人,遂于诊病后相与攀谈。言及医理,知嚣嚣子精通典籍,谙晓阴阳,继黄钦慕之余,提出拜师之请。嚣嚣子见刘继黄为人忠厚平和,又敏慧善思,便欣然应允。因他曾是吴幕僚,不愿踏清地,嘱徒弟为其修一座吊脚楼(于 1954 年拆),在其中传授医术。刘继黄跟师学习三年后,嚣嚣子告诉他已尽得真传,可以出师了,他也想去四处云游。继黄和老师在一起生活三年,像对待父亲一样尊敬他、侍奉他,有了深厚的感情,师傅突然要离开,心中十分不舍。师傅将自己写的医籍《一串珠》送给他,嘱他用医术济人。刘继皇再三拜谢恩师。此后,刘继皇运用恩师所传的医术,治病救人,妙手回春,遐迩闻名。金门山刘氏“衣钵代代相传”数百载,始终不忘嚣嚣禅师的恩德,将其传授医术经过写入族谱,希望历代传承人记住祖师及其教诲。嚣嚣子留下两首诗也有收录,记述了收徒的经过。其一:“编留久欲向人传,历尽其间转默然;视尔有诚参造化,命予方得授神仙。旷怀远抱征千里,时雨春风运一天;正是清明人物福,相逢处处饮甘泉。”其二:“紫气晚看春露下,清香时有玉泉流;个中未许人多识,料得沾濡遍地游。”
从继黄公始,刘氏医学传承至今 300 余年,家传已历十代,在《安化县志》 中有载录。距今较近者第八代传人刘永康,在桃源、安化、常德地区行医,医名甚著;第九代传人刘祖贻青出于蓝,医技、科研方面成就斐然,被评选为第二届国医大师;第十代传承人有十余人,其中周慎为湖南省名中医,刘新生曾任安化县中医院院长,并被评为湖南省农村名中医。
二、学术特色
(一)理遵《内》《难》,博采诸家
刘氏医学流派诊治疾病为各科杂病,广涉内科、妇科、儿科。其子孙弟子习医以《四言药性》《汤头歌诀》《濒湖脉学》打基础,进一步则精研《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典籍,再于进入临床跟诊时结合诸家学说学习各家学术特色,如《外台秘要》《脾胃论》、温病名著及家传医书。其医学以《内经》为理论基础,不拘一格,融百家之长。虽是世代以中医为业,但刘氏家族并未故步自封,而是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技能,只要对诊疗有益的,都要去看看、去学学,真正有用就传承下去,如此“积小流以成江海”,这种开放的学习态度是家族传承数百年未断的重要因素。西学东渐之际,西医传入我国,第八代传人刘永康虽没有接受过现代教育,但并未排斥西医,反而主动学习,不断尝试,对于西医治疗有效的手段也同样兼收并蓄。受父亲影响,国医大师刘祖贻是坚定的中医热爱者,对于西医学也并无偏废,且数十年研习不辍。他认为中西医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中医应当学习西医之长,以补己之短,提倡“知己知彼、西为中用”,临床中擅于运用西医对疾病的认识来发展、完善中医的辨证、治疗方法。
(二)承伤寒,擅温病
湖南中医师多精于伤寒,刘氏医学亦不例外,《伤寒论》是基础阶段的必背医书。第八代传人刘永康将伤寒方运用得出神入化。如他曾用三拗汤治疗小儿泄泻。安化小淹镇龙某,2 岁余,患腹泻月余,大便呈水样,日三五次不等,曾多方请人治疗,用过参苓白术散、七味白术丸、黄芩汤等,均不见效。家属请刘永康来诊。见小儿面黄体瘦、时作咳嗽流清涕,指纹淡红、隐于风关。刘永康疏方三拗汤。去药房抓药时,曾为该患儿诊治过的医师正巧坐堂,看方平淡简单,拈须道:“原来大名鼎鼎的刘永康也不过如此。”谁知服药两剂后,泄泻即止。这位医师得知后连忙向刘氏请教,刘说:其虽腹泻,但有咳嗽、清涕,且指纹色红、位于风关,都是外感的表现,系风寒束肺、肺不约大肠所致,故用三拗汤宣肺解表而泻自止。
刘氏医学对于温病诊疗亦颇有心得。以前山区医疗条件相对较差,温病并不少见,且多为急重症,作为当地医师必须能拿得下,才能树立行业威信。刘永康在年青时曾诊过一例,是一个小儿高热 3 天,出现角弓反张,继而昏迷,急用清热解毒、熄风开窍方,其中生石膏用至八两(十六两一斤),因病情重,处方后家属留他住下。夜间刘永康担心患儿病情,睡下又起床询问。家中请的工友说看到处方药量十分重,患儿父亲又请其他医师来看,都说药量非常大,连着摇头或者转身就走,就一直没敢用药。刘永康一听就急了,小儿病情危重,能否缓解就看今晚的疗效,他当即掏钱让工友去买药。经与家属商量后,永康先生亲自煎药,每个时辰喂药两三次,这样直到下半夜小儿终于醒转来。后来安化脑膜炎流行,刘永康就用这个方法,重用石膏,救治了许多人,受到县委表彰。第九代传承人国医大师刘祖贻对温病学研究颇有建树,不仅临床治疗多种外感热病疗效显著,且对于温病学学术研究有创新之贡献。通过对温病源流的深入研究,厘清了伤寒、温病之争的诸多问题,撰有《温病源流论》一书,提出温病学说在伤寒体系内发展并走向独立,阐明温病学发展始末及温病诸家学术特色。
(三)四诊中重舌诊、脉诊
刘氏医派在辨证时重视脉诊、舌诊。遇疑难病证,见寒热错杂、真假难辨时,常用此二法以明辨病候。脉诊对于辨别虚实、判断疾病预后十分重要,而舌诊取法于温病学,认为对于津液、浊邪的辨识尤为关键。刘永康曾治一例咽痛,患者系安化三洲乡人,年五十,咽喉肿痛已 6 日,水米难进,人已奄奄一息。延医诊治,用清热解毒诸方药未效,家人已为其准备后事,忽然听说刘永康经过此地,急忙请来。见其人头热肢凉、神志昏迷,查双侧乳蛾焮红肿大如核桃,上有脓液渗出。嘱咐家属“勿急,尚为可治”。处方金匮肾气丸 2 剂,其中附片 30 克,肉桂 10 克。令煎药速灌下,半日服完 1 剂。第三日患者病情大减,人已苏醒,病家设宴请刘永康来换方,又请原先诊治过的医师作陪。一医问及患者喉蛾红肿、高热神昏、舌苔黑燥,而先生敢用附桂?刘答曰:“吾细心诊察,发现脉虽洪大滑数,但尺脉按之不足,舌苔虽黑燥,但用手拭之则滑腻,可知此燥为患者久卧,水米不沾所引起,病人诸般热象皆为假候,当系下元不足,肾中龙雷之火上越所致,予桂附益元培本,引火归元,故投之即效。”
刘永康亦治过一例闭经患者,此女生于富庶家庭,15 岁月经来潮,15 岁闭经,渐致身体羸瘦,皮肤干枯,头发几乎全部脱落,多方医治无效。请刘氏为之诊治,查其脉细如丝,但寸脉如革,诊为沉寒客于经脉,气滞血凝,予五积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嘱先服 2 剂。1 剂后患者觉全身疼痛,2 剂后小腹胀痛非常,病家恐慌,刘氏安慰说为服药后的排病反应,不用惊慌。服 3 剂时,患者于午夜下血如猪肝色,成块状,其后疼痛立止,病家大喜。又予以调经益气补血药百余剂,毛发俱生。此病治愈后刘氏在当地医名大震,求医者更加络绎不绝。
从前没有现代医学检验设备,中医四诊对于疾病诊断、预后的判断起着重要作用。永康先生就精于脉诊,确能通过脉诊查知主要病症。曾有人不服,想要考考他,将他拦于路上,指着躺在地上的人说请他看病。刘氏诊脉后,告诉他现在没有生病,但三天后会“打摆子”(疟疾)。那人当然并不相信,反而嘲笑起来。三天后,他果然找到刘氏,告诉他昨天真的发疟疾,请他治疗。当时徒弟问起师傅如何预测发病,他说:诊其脉象弦数,正是发疟疾的时节,脉病相符,古云:人病脉不病虽困无害,脉病人不病必病无疑。
三、家传风范
(一)医儒相济,诗礼传家
中医学与儒学都根植于中华文明,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由中华文化所蕴涵的自然观、方法论而形成的思想和理论体系,深深地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自古以来,医道与儒学就是相通的。刘氏家族医学的传承也与历代传承人熟读儒学经典,国学基础深厚不无关系。家中世代行医,也是世代诗礼传家,对于小儿的文化教育十分重视,于学医之前都延师至家或送入私塾学习古典文化,这不仅培养了爱好学习的好习惯,而且有益于以后的中医学习,且自小受儒家思想影响,品德修养也在无形中得到提升。《安化县志》载继黄公“生平正直端方,一介不取,好读书,至老不倦。精岐黄术,施药济人,积年弗止。诚一时名士”。
文是阶梯医是楼,国医大师刘祖贻自小学习四书五经等中华文化经典,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他回忆自己的学习历程时感慨:“现在看来,学好国学,学好经典,是学好中医的必由之路。”又赋诗云:“束发承庭训,藜阁书香浓;薪传历十代,医学境无穷;纸上得来浅,实践始能通;春回生意满,花映杏林红。”刘老闲暇时喜爱书法,藉此怡养心神。他处方用药时,思维敏捷、胆大心细,书写处方时娴熟细致,独特的草体使得脉案清灵、秀雅,堪称书法作品,也饱含着他对中医的热爱。第十代传承人刘新生亦雅好诗文,常参加安化梅山诗社活动,以文会友,谈及中医成材的要素,曾道:“若能颇知儒道,博览群书,尤得明师以指示者亦可也。”
(二)仁心济世,淡泊名利
刘氏医家有个不成文的家规:行医济世心怀仁爱,但不以医术谋利。刘家世代行医,因医术精湛,医务繁忙,所收诊金不少,家中衣食无忧,但从祖上至今都未置多余田产,仅够生活所需,也未开设药铺。这是先祖希望子孙后代专心业医而设。历代传承人都遵守这条家规,不置产业,不以医术谋利,而是将资金用于子孙教育,救济贫苦。
刘氏家族厚德尚学,不仅重视医术传承,对于传承人的医德也要求很高。对于历代传承人包括收徒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人品好、医德好。这也是当年祖师嚣嚣子器重并选择刘继黄作为传承人的原因。第二代传承人刘禄诏,字陶典,号松亭,族谱载其人:“以医术济人,时备药笼中,以施贫乏,受其德者,咸歌颂之,行述列卷首。”刘永康年迈停诊后,心中仍挂念疾苦病患。燕振翼是其喜爱的小徒弟,为人聪慧忠厚。一次他去看望师傅,先生十分高兴,拉着他的手讲个不停,翌日亲自采了几十斤桑寄生送给他,让他带回去,并说这些草药可供医疗站使用。这虽是小事,却让身边的人十分感动。
国医大师刘祖贻为人豁达,勇于任事,且宽厚仁爱,乐于助人。他常说:“医为仁术,医道即人道,怀博爱之心,精研医术,方可以为医。”先生德艺双馨,深得患者爱戴,享誉四方。20 世纪 80 年代,有位外地患者因脑外伤后出现头昏头痛等症,因他家中经济条件不佳,脑外伤后丧失劳动能力。患者贫病交迫,心中焦苦万分,无奈之下,不远千里,慕名来求刘老看病。当时刘老正在外地出差,短期内不会回来。家人让患者留下了联系方式先回家等消息。刘老回来后听说这位患者的情况,连忙联系他。当时他的经济条件也不宽裕,却自己出资买药寄给患者。后来刘老又通过邮件来往多次,调整处方。经过一段时间精心治疗后,病患终于痊愈,患者心中感戴万分,提出要给予报酬,却被刘老拒绝。如今刘老年届八旬,仍然坚持门诊。不管亲戚、朋友还是陌生的病人,他总是十分亲切,认真仔细听病患讲述,有问必答,处方后又会叮嘱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而他接诊的病种多样,且多数是屡治未效的疑难病例,诊治颇费心神,病人又应接不暇,所以每次门诊下来总是疲惫不堪,但他必定专心细致地看完所有患者,没有丝毫懈怠。诊务这么忙,其助手有时会对病患不耐烦,而他总是在耐心地处理完诊务后,于无人处教导学生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这样才会真正懂得去理解病人。先生不仅“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且待病人“皆如至亲之想”“一心赴救”,这也是刘氏家族家传风范的具体体现。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