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承人黄煌秉承龙砂前辈多用经方和重视辨体的特色,善于通过辨体质与辨证相结合,从而形成别具特色的“黄煌经方”。
现代传承人顾植山运用三阴三阳“开阖枢”及“六经欲解时”理论指导六经辨证和经方运用,扩大了经方应用范围,别开生面。
基于肾命理论运用膏方养生治未病
民间服用膏滋进补的民俗范围主要是江南苏锡常沪和浙北地区,环太湖的龙砂文化区是膏方民俗的中心,龙砂医学流派擅用膏滋方养生治未病,在江南地区倡议和推动了膏滋方民俗。
龙砂膏方强调顺应冬至一阳生的气化特点遣方用药,并讲究从冬至开始服用,体现了膏滋方的原创思维。龙砂医学流派的现代传承人较好地继承了龙砂膏方的学术宗旨,依据肾命理论结合冬藏精思想运用膏滋方养生调理治未病,并在膏滋药的制作方面保持了传统制法的精良技艺,传承柳宝诒的“致和堂膏滋药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工作室对龙砂膏滋方的原创思维和基本理论进行了挖掘整理,为江南的膏滋民俗正本清源,先后发表了《膏滋方理论考源》《龙砂膏滋说源》等重要文章。
代表人物
龙砂医家重视传承教育。在学校教育之前,柳宝诒、高思敬、朱少鸿等都广收门徒,仅柳宝诒就弟子逾百,其中如薛文元、邓养初、金石如等,俱成为医学名家。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中国医学院和新中国医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前上海办学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三家中医学校,主持教务的主要是龙砂医家: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曹颖甫,中国医学院—薛文元、郭柏良,新中国医学院—章巨膺。
曹颖甫 曹颖甫(1868~1937),名家达,与柳宝诒同为龙砂地区周庄镇人。曹氏早年攻举子业,1904年清政府罢科举后,曹氏弃文从医,1919年正式改行到上海悬壶应诊。曹颖甫曾长期在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任教,并曾担任过教务长。
薛文元 薛文元(1867~1937),名蕃,柳宝诒嫡传弟子,医名望重于上海,是上海市国医公会和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的发起创办人之—,沪埠名医丁甘仁、夏应堂等,无不以兄礼尊之。1931年冬,上海中国医学院创办未久,濒临倒闭,薛文元受上海国医公会委派出任院长,挽狂澜于既倒,励精图治,使中国医学院出现空前的安定和兴旺,办学规模和社会地位、师资力量等都超过当时国内其他中医学校,因而被誉为“国医最高学府”。
章巨膺 章巨膺1899~1972 ,柳宝诒的再传弟子章巨膺,1929年与徐衡之、陆渊雷等共同筹建上海国医学院;1933年襄助恽铁樵举办中医函授事务所,主持教务,并主编《铁樵医学月刊》,恽去世后,乃独任其事;1936年任教于上海中国医学院、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并受聘新中国医学院教务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第一中医进修班副主任;1956年与程门雪等受命筹建上海中医学院,任教务长。
承淡安 承淡安1899~1957,龙砂华士镇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针灸学家、中医教育家。承氏为龙砂世医,承淡安少从父学,后从同邑名医瞿简庄习内科,通内、外、儿各科,尤以针灸见长。承淡安为推广针灸事业,1928年始在苏州、无锡等地开办针灸教育研究机构,抗战期间到四川仍坚持办学,20年间培养学生逾万,遍布海内外。1954年出任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校长,该校师资班为全国各中医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师资,被誉为中医界的“黄埔军校”。
顾植山 2012年国家龙砂医学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启动以来,龙砂医学流派在学术提炼、人才培养和传承推广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在全国中医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对流派重视五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