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冷痢疒丂痛,肠滑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若冷甚白多,以酒1盏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日午再服。
若热及不痛,即去干姜、当归,用水煎依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黄连汤--处方来源:《外台》卷十五引《范汪方》,名见《医心方》卷三引《古今录验》
【方剂名称】黄连汤
【处方】芒消5两,黄连5两。
【功能主治】瘾疹百疗不愈。热不散,体生细疮,并热不已。
【用法用量】上以水8升,煮取4升,去滓,洗风痒处,1日2次。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五引《范汪方》,名见《医心方》卷三引《古今录验》
黄连汤--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方剂名称】黄连汤
【处方】黄连(去须)半分,豉半合,薤白(切)4茎,猪胆半个。
【功能主治】喉中生疮,久患积劳,不下食,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上先以童便8合煎黄连、豉、薤白,取4合,去滓,下猪胆,煎至3合,空腹顿服,每隔日依法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黄连汤--处方来源:《普济方》卷三十四引《护命》
【方剂名称】黄连汤
【处方】黄连(去须)1钱,黄芩1钱,赤茯苓(去皮)1钱,麦门冬(去心)1钱,升麻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胆热口苦,神昏多睡,左手关脉实大。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四引《护命》
黄连汤--处方来源:《云歧子保命集》卷上
【方剂名称】黄连汤
【处方】甘草7钱半,黄连7钱半,干姜7钱半,人参7钱半,大枣3枚。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太阳经伤寒传里,胸中有热,胃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煎服。
【摘录】《云歧子保命集》卷上
黄连汤--处方来源:《脉因证治》卷上
【方剂名称】黄连汤
【处方】当归半两,大黄2钱半(热毒加之),芍药、桂(腹痛加之)。
【功能主治】湿毒下血,大便下血,腹中不痛。
【用法用量】本方名黄连汤,但方中无黄连,疑脱。方中芍药、桂用量原缺。
【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黄连汤--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五十
【方剂名称】黄连汤
【处方】黄连(去须)3两,酸石榴皮(焙)3两,赤石脂3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半,干姜(炮裂)2两半,桔梗(炒)2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大肠虚寒,痢下白脓,肠内虚鸣相逐。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
黄连汤--处方来源:《经效产宝》卷上,名见《云岐子保命集》卷下
【方剂名称】黄连汤
【别名】黄连散
【处方】黄连8分,厚朴(制)6分,阿胶(炙)6分,当归6分,艾叶4分,黄柏4分,干姜5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妊娠下痢赤白,脓血不止。
【用法用量】黄连散(《良朋汇集》卷四)。
【摘录】方出《经效产宝》卷上,名见《云岐子保命集》卷下
黄连汤--处方来源:《圣惠》卷三十二,名见《普济方》卷八十二
【方剂名称】黄连汤
【处方】黄连2两(去须,捶碎),淡竹叶50片。
【功能主治】眼生赤脉胬肉,急痛不开,如芥子在眼。
【用法用量】以水3大盏,加大枣5枚,煎至1盏半,去滓,食后分温4服。
【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二,名见《普济方》卷八十二
黄连汤--处方来源:方出《圣惠》卷五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一七九
【方剂名称】黄连汤
【处方】黄连1两(去须),川升麻1两,麦门冬1两(去心),黄芩1两,栝楼根1两,知母1两,茯神半两,栀子仁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石膏2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胃中热烦渴,身渐消瘦。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