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水8分,生姜3片,同煎至3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五
和中散--《袖珍小儿》卷九
【处方】藿香5钱,枳壳(麸炒)5钱,陈皮5钱,甘草5钱,厚朴(姜制)3钱5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五色泻痢。
【用法用量】每服1-2钱,红枣煎汤调服。
【摘录】《袖珍小儿》卷九
和中散--《慎斋遗书》卷五
【处方】炮姜4两,肉桂2两,吴茱萸2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上通下达,安胃和中。主治中寒腹痛,或寒泻清水,或饮食伤,嗳麸气,或久痢虚寒。臌胀属虚寒者。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和中丸”(见《风劳臌膈》),方用干姜四两(切片,分四份:一份用人参一两煎汤拌炒汁尽,一份用青皮煎汁拌炒,一份用紫苏煎汤拌炒,一份用陈皮煎汤拌炒,各炒焦黑)、肉桂二两(分三份:一份用益智仁三钱煎汤拌炒,一份用小茴香二钱同煎,一份用破故纸同煎)、吴萸一两(分二份:一份用苡仁一两煎汤炒,一份用盐三钱同浸炒),共为末,苏叶煎汤,打神曲糊丸。随症轻重,作汤送下;虚者人参汤下。《慎柔五书》本方用法:每服五分,用苦烈好大酒一杯,炖半热调下。
【摘录】《慎斋遗书》卷五
和中散--《准绳·幼科》卷四
【处方】厚朴(姜汁制炒)1钱半,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干姜(炮)6分,甘草(炙)6分。
【功能主治】小儿中焦停寒或夹宿食,痘疮欲出来出而吐利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准绳·幼科》卷四
和中散--《普济方》卷二十五引《卫生家宝》
【处方】人参1两(去芦),白茯苓1两(去皮),白术1两,黄耆1两(去芦),甘草半两(微炒),白扁豆半两(姜汁浸1宿,蒸过,去皮,焙干,微炒),木香1分(煨),藿香叶半两(去梗),缩砂仁半两,半夏1两(汤泡洗7次)。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补脾胃,解劳倦,退热止呕,消痰进食,轻健四肢。
【用法用量】每服2大钱,用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1个(去核),煎至6分,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五引《卫生家宝》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