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药方剂中药方剂D正文

地榆散

录】《普济方》卷三二五引《家藏经验方》

地榆散--《传信适用方》卷二

【处方】地榆2两(炒),御米壳4两(蜜炒),陈皮1两(浸洗,去白),藿香1两(洗去土),黄连1两,甘草1两(炙),苍术1两(米浴浸3日,炒)。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五色痢,里急后重,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大盏,煎至8分,去滓,通口服,并2服滓再煎作1服,共3服。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二

地榆散--《杨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权壳(去瓤,麸炒)半两,诃子7枚(煨去核),甘草半两(炙),地榆1两,黄芩1分,赤芍药1分,白芍药1分,罂粟壳14枚(蜜炙焦黄)。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下痢纯血,脐腹(疒丂)痛,里急后重,昼夜频并。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陈米饮调下。

【注意】脾胃弱者不可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七

地榆散--《局方》卷六(宝庆新增方)

【处方】石榴皮、莲蓬(去茎)、甘草(炒)、罂粟壳(去瓤,蜜涂炙)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肠胃气虚,冷热不调,泄泻不止,或下鲜血,或如豆汁,或如豚肝,或脓血相杂,赤多白少,腹痛后重,遍数频并,全不入食。

【用法用量】本方名“地榆散”,但方中无地榆,疑脱。

【摘录】《局方》卷六(宝庆新增方)

地榆散--《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处方】地榆1两,河子(煨,去核)1两,赤芍药1两,橡斗子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肠风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陈米饮调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地榆散--《伤寒温疫条辨》卷四

【处方】地榆2钱,当归4钱,白芍4钱,黄芩2钱,黄连2钱,栀子(炒黑)2钱,犀角(镑,磨汁)2钱,薤白4钱。

【功能主治】整肠止痢。主治伤寒温病,热毒不解,日晡壮热,腹痛,便利脓血,甚如烂瓜肉及屋漏水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入犀角汁,冷服。

【注意】忌食辣、腥、硬物。

【摘录】《伤寒温疫条辨》卷四

地榆散--《圣惠》卷三十八

【处方】地榆1两,木香半两,葳蕤2分,当归3分(锉,微炒),黄芩3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烦热腹痛,变为痢,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地榆散--《圣惠》卷七十七

【别名】阿胶散

【处方】地榆3分(锉),干姜1分(炮裂,锉),当归3分(锉,微炒),龙骨3分,芎穷3分,艾叶半两(微炒),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熟干地黄1两,蒲黄半两,黄牛角(角思)1两(烧灰),白术半两,乌贼鱼骨3分(烧灰)。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妊娠损胎,下血不止,腹内疼痛。

【用法用量】阿胶散(《普济方》卷三四二)。

【摘录】《圣惠》卷七十七

地榆散--《圣惠》卷十三

【别名】地榆汤

【处方】地榆(锉)1两,黄连(去须,微炒)1两,犀角屑1两,茜根1两,黄芩1两,栀子仁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毒热木解,日晚即壮热腹痛,便痢脓血。

【用法用量】地榆汤(《圣济总录》卷三十三)。方中茜根,《准绳·疡医》作“葛根”。

【摘录】《圣惠》卷十三

地榆散--《圣惠》卷九十三

【处方】地榆1两,白茯苓1两,黄柏1两(微炙,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痢渴,或下五色恶物,心神烦热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地榆散--《圣惠》卷三十七

【处方】地榆(锉)1两,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茜根(锉)1两,龙骨1两,黄芩1两,

|<< << < 1 2 3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上一篇:地榆槐角丸

下一篇:大麦敷方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