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益,强元气,令人肥健。主虚劳羸瘦,食饮无味,百节酸疼,神思昏沉,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以温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八
川椒丸--《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张涣方
【处方】川椒(净,慢火炒)1两,肉豆蔻半两。
【制法】上为末,粳米饭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儿夏伤湿,冷入肠胃,泄泻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饮送下。量加。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张涣方
川椒丸--《圣惠》卷五十六
【处方】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人参3分(去芦头),麝香2分(细研),细辛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紫菀半两(去苗土),干姜1分(炮裂,锉),赤茯苓3分,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珍珠1分(细研),朱砂1分(细研),野葛1分,川乌头1两(炮,去皮脐),桂心3分,雄黄1分(细研),蜈蚣1枚(微炙,去足),鬼臼1分(去须),巴豆30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及巴豆,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诸尸,寒热疰气,流行皮中,久病着床,肌肉枯尽,四肢烦热,呕逆不食,伤寒时气,恶疰忤,口噤不开,心痛。
【用法用量】每服3丸,以暖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六
川椒丸--《圣惠》卷四十八
【处方】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桔梗半两(去芦头),细辛(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赤芍药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槟榔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七疝。忽心腹气逆不得息,痛引背膂,或脐下坚痛,遇冷即极,小腹虚满引膀胱里急。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惠》卷四十八
川椒丸--《圣惠》卷三十
【处方】川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桂心3分,牛膝1两半(去苗)续断1两,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微黄),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山茱萸1两,蛇床子1两,远志3分(去心),防风3分(去芦头)。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膝冷阴萎,四肢羸弱。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
川椒丸--《仙拈集》卷二
【处方】川椒(焙干)。
【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既取劳虫,亦养脾胃。
【用法用量】每服3-4丸;亦可作末服,每服1-2钱,米饮送下。服后必麻痹少顷,乃其验也。
【摘录】《仙拈集》卷二
咨询电话:010-8787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