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医常识中药词典中药词典Z正文

蜇虫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拼音名】Zhē Chónɡ

【英文名】Ground Beetle

【别名】地鳖、土鳖、过街、簸箕虫、蚵蚾虫、地鳖虫、地蜱虫、地乌龟、土元、土鳖虫、臭虫母、盖子虫、土虫、节节虫、蚂蚁虎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鳖镰科动物地鳖或冀的雌虫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Eupolyphaga sinensis Walker2.Steleophaga plancyi(Boleny)[Polyphaga Bolivar]

采收和储藏:野生者在夏、秋季捕捉,人工饲养者可随时捕捉。捕到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

1.地鳖,雌雄异形,雄虫有翅,雌虫无翅。雌虫长约3cm,体上下扁平,黑色而带光泽。头小,向腹面弯曲。口器咀嚼式,大颚坚硬。复眼发达,肾脏形;单眼2个。触角丝状,长而多节。前胸盾状,前狭后阔,盖于头上。雄虫前胸呈波状纹,有缺刻,具翅2对。

2.冀地鳖,雌虫体宽卵圆形,较地鳖宽。虫体表面暗黑色,无光泽,不如地鳖光亮体背较地鳖扁。前胸背板前缘及身体周围具红褐色或黄褐色边缘。体背面有密集的小颗粒状突起,无翅。雄虫有翅,体灰黑色,除前胸背板前缘处有明显的淡色宽边外,身体其他部分无细碎斑纹。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生活于地下或沙土间,多见于粮仓底下或油坊阴湿处。

2.多生活于厨房、灶脚及阴湿处。

资源分布:1.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2.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青海、河南、湖南等地。

【栽培】

生活习性,地鳖为陆生性昆虫。怕光,昼伏夜出。性喜温暖湿润,适宜生活于室内、外阴湿的松土中。每年4-11月为生命活动附段,在夏、秋季气温高、温度大的情况下繁殖力最强。有冬眠习性,每年气温低于12℃时,入土冬眠。在食性方面,属于杂食性昆虫。为不完全变态昆虫, 一生只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一个世代需2-4年。

养殖技术,首先建立单层或立体多层饲养池,一般面积为1-2m2,池中填以砂土、粘土或壤土,以含腐殖质较多并经冬季冻酥的菜园土最佳,所取土要经过曝晒消毒,过筛,土粒大小似米粒或绿豆粒,土内加入三成砻糠灰或细煤土。人工养殖可从卵鞘开始,也可从若虫、成虫期开始,但以卵鞘开始为有利。产卵期(每年5-11月)每隔7天取表土3cm过筛,取出卵鞘即可进行人口孵化。

饲养管理,大小地鳖必有舂池饲养,以避免大小争食,相互残杀。池内土壤保持湿度相宜,含水量达20%,相对湿度达70%-75%以上,池土过干,可用喷水或多喂青饲粒来调节湿度。春季转暖时开始喂食糠皮、麦麸、豆饼等,高温季节可喂些菜叶和各种瓜菜,一般2天喂食1次。冬眠期不必喂食。

病害防治,注意防蛇、老鼠、蛤蟆、鸡、鸭、猫、蚂蚁等进入饲养池。螨也是土鳖的天敌,常寄生于虫体胸腹部及腿茎节的薄膜处。防治方法:更换池土,池内不宜过湿,用油条、面鱼、肉骨头等白天放于池内诱螨,每2h取出处理之,白天用火将表土及池壁迅速燎烧杀螨。

【性状】

性状鉴别(1)地鳖,呈扁平卵形,长1.3-3cm,宽1.2-2.4cm。前端较窄,后端较宽,背部紫褐色,具光泽,无翅。前胸背板较发达,盖住头部;腹背板9节,呈覆瓦状排列。腹面红棕色,头部较小,有丝状触角1对,常脱落。胸部有足3对,具细毛和刺。腹部有横环节。质松脆,易碎。气腥臭,味微咸。以完整、油润光泽、无泥者为佳。

(2)冀地鳖,呈长椭圆形,长2.2-3.7cm,宽1.4-2.5cm。背部黑棕色,通常在边缘带有淡黄褐色斑块及黑色小点。

显微鉴别(1)地鳖,①体壁碎片呈棕黄色及半透明状的纤维组织碎片。在胸背板碎片上有突起状的毛窝散在,毛窝直径16-28μm,密度为每1mm2有120-200个。多数毛窝上着生生着短粗壮刚毛,棕黄色,长90-190μm。基部直径12-30μm,壁较厚3-4μm。胸背板内表面(附有内皮)上,可见毛窝如前,只是略小。附有内皮部分可见密集的

|<< << < 1 2 3 > >> >>|

咨询电话:010-87876186

上一篇:照山白

下一篇:蜇砂

返回首页

相关

推荐

最新

站内直通车

首页常识特色保健养生论坛信息丰胸减肥名医药材书籍新闻文化偏方拔罐膏药刮痧火疗气功推拿药茶药酒药浴针灸美容老年育儿男性女性疾病杂症中药诊断医案词典医生医院问答药粥砭石足疗
返回顶部